刘强 | 人性之书:传世名著《世说新语》读法浅说之二
来源:       作者:刘强   时间:2018-02-12


 

  编者按:2018年第1期,我们为“首届世说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设立了专辑,刊登了几位《世说新语》学者的文章,其中就有百家讲坛主讲人物——刘强先生的《灵性之书、人性之书、诗性之书 ——传世名著〈世说新语〉读法浅说》,此文由刘强先生在其新著《世说三昧》“自序”基础 上修订而成。

  鉴于此文的长度和读者的耐心,我们将其分为三部分,分三次在微信上发布,与读者共享。这周推出第二部分:《人性之书:传世名著〈世说新语〉读法浅说之二》。

 

  《世说》作为一部“人性之书”,理由至少有三:

  其一,它的分类是高度人性的。《世说》的三十六门分类,不仅具有“分类学”的价值,以至于成为后世类书仿效的典范,而且还具有“人才学”甚至“人类学”的价值,它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物美学的新成果和新发现,也浓缩了那个时代对于“人”的全新的审美认知和价值判断。我们知道,孔子论人,承认智力(或根性)上存在差异,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还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

  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这里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者,所指其实就是“中人”。可见孔子是以“中人”为分水岭把“人”分成了三类。这也就是所谓“三品论人”的模式。

  降及东汉,班固撰写《汉书》,特别开列了一张《古今人表》,对孔子的“三品论人”进一步细化,将古今人物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开启了“九品论人”的新模式,并直接催生了曹丕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三国时的思想家刘劭,又写成《人物志》一书,对人的内在才性进行细致入微的学理分析,成为中国古代人才学理论的扛鼎之作。

  成书于刘宋初年的《世说》,正是受到汉末以来人物品藻和玄学清谈风气影响的产物,它不仅记载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同时也展现了那一时代对“人”的全新观照和理解方式。班固的“九品论人”模式,还只是诉诸伦理道德的功利判断,标准是单一的,眼光是静止的,结果是固定的,所谓“盖棺定论”,不可更改。而《世说》则“发明”了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对“人”的认知评价模式,将“人之为人”的众多品性分成自“德行”至“仇隙”的三十六门,加以全景式的、客观的展现和兼容式的、动态的欣赏。这三十六个门类的标题,都是当时与人物评价和审美有关的文化关键词,分散来看,各有其特色,合起来看,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个体的“人”的众多品性及侧面。从这个角度上说,《世说》既是一部展现众多人物言行轶事的“品人”之书,也是一部把“人”所可能具有的众多品性进行全面解析的“人品”之书——毋宁说,它是用一千一百三十条小故事塑造了一个复杂而有趣的大写的“人”!《世说》的这一体例创变,在我国人物美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可说是“划时代”的,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理解的宽泛和深入。

  其二,作者的视角是客观的、多元的、宽容的,因而也是人性化的。尽管很多学者以为《世说》乃“成于众手”,刘义庆只是挂名主编,但结合刘义庆的出

  身、履历、性格及生平思想,我以为,“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宋书·刘义庆传》),且与名士、文人、僧侣多有交游的刘义庆,在《世说》的编撰过程中,其作用是决定性的,主编身份实在不足以概括其贡献,至少也应该是“第一作者”。我们虽然不能说刘义庆就是一个玄学家,但作为一个由晋入宋的文人政治家,在政治观念、文化趣味、哲学思想等方面,他都表现出鲜明的玄学气质来,则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玄学气质,毋宁说是一种追求精神超越、生命自由的气质,所以在《世说》中,我们看到了儒、释、道、玄等诸多思想的交汇、碰撞、合流。顺便说一句,有玄学精神的人可能未必是安邦定国的栋梁之材,但一般也绝不是冷血嗜杀的残忍之辈。只要看看《政事》门的数十条故事,便可明了刘义庆认可的乃是宽厚仁慈的无为之治,而不是严刑峻法的苛酷之政。

  唯其如此,刘义庆才能用超越自我和时代局限的“第三只眼”来看待世界、历史和芸芸众生。这只眼睛几乎可以等同于所谓“上帝之眼”,它明亮在历史之前,也烛照在历史之后,由于它有着某种常人稀缺的“神性”,因而才更接近于“人性”的本真。尽管三十六门分类暗寓褒贬,但作者的立场却是客观的、多元的、宽容的,是淡化道德判断而深化审美判断的。你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无立场、无是非的,只要是人的品性和特点,优劣、雅俗、美丑、善恶等,作者一律“等距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不加主观评判,而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关键是——作者相信读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早已揭橥语言作为“言道”“达意”工具的有限性。孔子也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所以“信而好古”的他选择了“述而不作”(《论语·述而》)。顺此思路,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这样一种纯客观的“不言”“不议”“不说”的立场和视角,其实更接近于我们通常所谓的“道”。而这个“道”,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也就是所谓“言不尽意”。故庄子又说:“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在《世说》中,我们可以找到充分的例子来证明,刘义庆是个看重“不言之教”的艺术家:

  谢太傅(谢安)绝重褚公(褚裒,字季野),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德行》34)

  王中郎(王坦之)令伏玄度(伏滔)、习凿齿论青、楚人物,临成,以示韩康伯,康伯都无言。王曰:“何故不言?”韩曰:“无可无不可。”(《言语》72)

  桓茂伦(桓彝)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赏誉》66)

  刘尹(刘惔)道江道群(江灌):“不能言而能不言。”(《赏誉》135)……

  刘义庆大概深知“言不尽意”之道,或者,他自知是个“不能言”的人,所以才选择了“皮里阳秋”式的“能不言”。这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价值中立”之视角,毋宁说是一种“大观”视角。作者对他笔下的人物似乎不负任何道义的责任,喜怒哀乐、妍媸美丑,全交给他们去“扮演”,自己则保持“无可无不可”的心态,纯作“壁上观”。《周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说作者主观之“言”乃是“形下之器”,那么,将这种“形下之器”降低到最小值甚至彻底“删除”,无疑是明智之举,因为只有这样,一部充满“人与事”的书,才能最大限度地接

  近“性与天道”。所以,我们看到,对待一个人格上有严重污点的人,只要他在某一特定瞬间的言行发出了人性的光芒,作者总能够报以同情的甚至是欣赏的目光。

  刘义庆似乎要告诉我们:人是有缺陷的,人性是复杂的,但人又是可爱的,值得欣赏和同情的,人性的闪光之处是可以照亮现实世界的黑暗的。在看似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作者不仅给那些历史人物掸去了时间的灰尘,也给道德减了压,给人性松了绑,这是一种“伟大的宽容”,也是一种大境界和大智慧!

  其三,对女性才智的欣赏和发现。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历来对圣人的这句话,文过饰非、曲意解

  说者多有,但大家都忘了,圣人首先也是个“人”,每次读到这句话,我总会产生一个想法——也许宅心仁厚的夫子吃过女人的亏,所以才这么出语轻诋也说不

  定呢!西汉学者刘向撰有《列女传》,对历代符合儒家道德的女性予以表彰,引起后世史家纷纷效仿,这固然可算是一个创举,但以“三从四德”表彰女性,

  还不如直接表彰男性来得干脆。《世说》正是在这一点上显得不同流俗。《贤媛》一门看似推重女性之“贤德”,实际上是标举女性之“才智”,三十二条故事个

  个精彩,可说是一篇微缩版的《女世说》,如此集中地赞美女性的才能智慧,意义真是非同小可。此外,像《言语》篇里的“谢女咏絮”,《文学》篇中的“郑玄婢引诗”,谢安称赞的“家嫂”,《任诞》篇中的“阮籍别嫂”“阮咸追婢”,《惑溺》篇中的“荀奉倩与妇至笃”以及王戎妻“卿卿我我”等故事,无不表现出一种崭

  新的、不是“俯视”而是“平视”的女性观。这固然是魏晋之际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的表现,这又何尝不是刘义庆个人的女性观的投影?而对女性的尊重和欣赏,正是《世说》作为一部“人性之书”的最有力的证明。

  遗憾的是,这种对女性才智的欣赏和发现,在后来的古典小说中被忽略甚至抛弃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中的女性依旧处于被贬斥、被丑化、被仇视、被清算的地位,直到古典小说的伟大名著《红楼梦》横空出世,旧道德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才遭遇到最有力的挑战甚至彻底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女清男浊”,甚至是“女尊男卑”。君不见大观园里的那些美丽女子,无不多才多艺,敢爱敢恨,个个是男人世界中难得一见的“性情中人”!可以说,《红

  楼梦》所塑造的性情女子恰与《世说》所发现的才智女性一脉相承,遥相呼应。那个对女性的美有着深刻体察和感悟的贾宝玉,其实继承了热爱女性到“情痴”境界的荀粲、阮籍等魏晋名士的“文化基因”。杜甫诗云:“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义庆和曹雪芹,岂不是一对心心相印的

  “隔代知音”?(未完待续)

 

  刘强“世说”类作品

  《世说新语会评》;刘强会评辑校

  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此书目前绝版

  《竹林七贤》刘强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版

  目前绝版

  《世说学引论》 刘强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目前当当网有售

  《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刘强著

  岳麓书社2013年版

  此书目前亚马逊有售

  《魏晋风流十讲》刘强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08月出版

  目前当当网有售

《清世说新语校注》夏敬观著,刘强校注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当当等网有售

  《世说三味》刘强著

  岳麓书社2016年09月出版

  目前当当、京东等网站有售

  作者:刘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文系副主任、诗 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已出版《世说 新语会评》《竹林七贤》《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魏晋风流十讲》《论语 新识》等。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