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耀 | 十年磨剑,善作善成——《孔天胤全集》点校手记
来源:       作者:张勇耀   时间:2019-08-02

 

上个月,历经十余年时间整理的《孔天胤全集》(全八册)终于与读者见面,一经推出,反响热烈,长期关注孔天胤及其学术研究的专家朋友给予了充分肯定。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孔天胤全集》

 
 
 
 
 

戳一戳图片吧!

 

《孔天胤全集》的点校者为《名作欣赏》副总编、执行主编张勇耀,文水地域文化研究者赵桂溟,武汉科技大学教授韩兵强以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常佩雨。他们经过十余年拉锯战式的考证与梳理,不仅将孔天胤文集、诗集悉数收录并点校,而且旁及佚文、佚诗及各种方志中的孔氏著述,可谓片纸只字,搜罗殆尽,才使得这套较为全面的《孔天胤全集》在世人面前出现。

 

这“十余年拉锯战式的考证与梳理”,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辛苦,点校者之一张勇耀的这篇点校手记,为我们细数成书的点点滴滴。

New

点校手记——张勇耀

 
 

对孔天胤诗文全集的点校,共分三个阶段,前后有四人经手。

 

最早开始这项工程的是赵桂溟先生。早在2001年,赵桂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赵擎寰教授的影响下,开始关注孔天胤。赵桂溟先生最先完成的是《孔文谷文集》十六卷、《孔文谷续集》四卷的点校工作。前后完成了二十余万字、近四百篇文章的点校工作。

 

第二阶段加入此项工作的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常佩雨。2012年,受赵桂溟先生之邀,常佩雨在求学之余,完成了对孔天胤诗集四卷(《履霜集》一卷,《泽鸣稿》一卷、《渔嬉稿》两卷),及《文谷渔嬉稿》二十卷的点校和录入工作。对这二十四卷、近三千首诗歌的点校。

 

第三阶段的点校工作,主要是由我和韩兵强教授完成的。从2015年5月到2016年6月,我与韩兵强教授合作完成了四十余万字的《孔天胤传》,2017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完成了三十余万字的《孔天胤评传》,2017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通过传记、评传的写作,我们将孔天胤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立足三个方面,对与孔天胤相关的资料进行了全面爬梳。第一方面是孔天胤的诗文集。我们力求搞清楚孔天胤诗文集中每一篇所涉及的时间、人物、事件,并查找相关文献进行核对、印证,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孔天胤年谱。第二方面是各地的方志。对于孔天胤生活过、任过职的省市的地方志,我们都进行了查阅。不仅有《山西通志》《陕西通志》《河南通志》《浙江通志》这样大部头的省志,而且有《祁州志》《颍州志》《杭州府志》以及陕西、河南、浙江与之相关的其他方志,当然投入精力最大的还是现存各版《汾州府志》和《汾阳县志》。第三个方面,是与孔天胤有交集的明人文集,几乎凡与孔天胤同时代有文集存世者,皆爬梳了一遍。

 

写作过程中,我们最先阅读的版本,是齐鲁书社1997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九十五册影印本。赵桂溟先生了解情况后,将他与常佩雨先期点校的孔天胤诗文集电子稿发给我,这为我们阅读、研究、写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在写作过程中也发现,这三十多万字的点校本,无论是“点”还是“校”,均存在诸多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有诸多原因:一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原刻本在刊刻技术上,本身就存在着墨重洇染、漫漶不清甚至完全难辨的情况;二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在刻印的过程中,也存在段落重出、字句脱漏、传抄误写等情况;三是前期二位点校者限于当时的资料查对方面的限制,未能对孔天胤诗文进行更为详细的核查辨析,当然也存在初次毛点毛校未加核校的讹漏。当我将这些情况反馈给赵桂溟先生后,赵桂溟先生希望我和韩兵强教授能够对孔天胤的诗文集进行重新点校,并结合我们所查到的其他版本,加上“校勘记”,对这部书稿进行最后的加工。

 

于是从2016年7月,传记交稿之后,我们开始了《孔天胤全集》的核点、校勘工作。

 

孔天胤诗文集的刊刻,历时时间长,版本情况复杂。由我和韩兵强教授的研究可知,孔天胤诗文集的刊刻时间及内容大抵经过了以下几步:

 

第一,孔天胤在浙江时期,曾刊刻过《霞海篇》。

 

第二,孔天胤前期又陆续刊刻过《履霜集》《泽鸣稿》两部诗集。

 

第三,嘉靖四十一年(1562),洪朝选刻孔天胤诗集四卷。

 

第四,隆庆五年(1571),《孔文谷文集》十六卷开始刊刻。

 

第五,万历年间,又刻《孔文谷续集》四卷。

 

第六,从嘉靖四十年开始刊刻《文谷渔嬉稿》。

 

第七,明人俞宪编辑刊刻有《盛明百家诗》,其中有一编为《孔方伯集》,收入孔天胤诗歌三十八首。

 

第八,明人曹学佺编辑刊刻有《石仓十二代诗选》,其中《明诗选》四集卷四十七为《管涔集》。收录孔天胤诗歌二十四首,绝大部分与《盛明百家诗·孔方伯集》相同,但编排又略有不同。

 

第九,清代中阳(今山西孝义县)温德端又组织当地学子,对孔天胤诗集四卷、文集十六卷、续集四卷中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手抄。故又有《孔文谷诗文集》中阳温德端抄本。检此版本,可见部分抄写者名字,如《文谷文集》卷五由“门人李梁萌抄”,卷七由“李全五世兄抄”,卷九由“安先生令徒抄”,卷十三由“方儒抄”,卷十五由“郭先生令徒抄”。《文谷续集》,卷一由“郭先生令徒抄”,卷三由“安先生令徒抄”等等。

 

这大致是我们所知的孔天胤诗文集的一些刊刻、选刻、抄录情况。

孔天胤佚文、佚诗的搜集,是一件更为艰巨的工作。内容及发现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顺着其生平履历,找到了嘉靖十年山西乡试录,其中收入孔天胤乡试考卷文章一篇。

 

第二,由相关资料,得知孔天胤还曾刊刻过其他书籍,比如樊鹏《樊氏集》、王崇庆《海樵子》、张治道《嘉靖集》、林春《林东城集》等,而孔天胤文集中并未收入这些文集的序言。于是查找这些文集,果然找到了孔天胤序。孔天胤还主撰有《汾州志》八卷,也必然有序,检康熙《汾阳县志·旧志序》,也果然找到了孔天胤的序言。

 

第三,由孔天胤文章及其他线索,得知孔天胤曾为其他人的诗文集作序,如杨慎《杨升庵集》、周诗《虚岩山人集》、裴邦奇《巢云诗集》等,而文集中并未收入。多方查找这些文集,也果然找到了孔天胤的序言。

 

第四,翻阅与孔天胤相关的各地的方志,也找到了一些文集中没有收录的诗文。如乾隆《祁州志》中的《书庙学碑后》《贞文书院碑后》,万历《卫辉府志》中的《卫辉府题名记》,万历《山西通志》中的《重修三贤阁记》,多种版本的《汾阳县志》中的《汾东关建城记》,民国《灵石县志》中的《灵石重修庙学记》等。除了方志,还有一些地方文献,如民国王堉昌主编的《汾阳县金石类编》,其中有孔天胤的《弘修三官祠记》《重刻金黄华老人诗碣》等,新近出版的《孝义市石刻大全》中也找到了文集中没有收录的文章。

 

第五,明清诗文选集。孔天胤诗歌出现比较集中的版本,有清人钱谦益编选的《历朝诗集》丁集中选入《孔榜眼诗八首》,其中七首出自《孔方伯集》,一首为新见佚诗;清人赵瑾编选的《晋风选》,选入孔天胤诗歌共十二首,其中六首均出自《孔方伯集》,六首为新见佚诗。这七首佚诗,大部分为孔天胤致仕前期在陕西、河南所作。而孔天胤自嘉靖二十六年至嘉靖三十三年,有八年的诗稿佚失,其中就包括这一阶段。这五首佚诗的发现,也为孔天胤这一时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六,实地考查。经赵桂溟先生考察,山西太原崇善寺中有一方孔天胤于嘉靖四十二年所撰的《重修崇善寺记》,我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对碑文进行了抄录。另外还拜访了汾阳县作协主席张立新先生,他将还未出版的《汾州明代金石文汇》电子版拷给我,其中有孔天胤的几篇碑记,文集中均未收录。

 

而在校勘过程中,我和韩兵强教授一遍遍地去国家图书馆、祁县图书馆进行版本核对,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此也对国家图书馆、祁县图书馆以及曾经给我们提供过帮助的诸多老师朋友表示真诚的感谢。

 

……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