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喜:我愿此生常相伴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年征文选登
来源:       作者:杨秀喜   时间:2020-05-08

我与《名作欣赏》结缘还是在遥远的1980年代初。1980年代初,那真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年代。彼时,国家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工作重心已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国民生活步入正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来。知识和人才因此受到空前的尊重。举国上下掀起读书的热潮。我这个边远山区的农家子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考上了一所地区师范专科学校的中文专业。可谓应动而生。

 
初到学校,竟不知道中文专业到底开什么课。直到拿到教材方知所学科目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等。这就意味着我的大学时代要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打交道。这对于我这个从小爱读书而且已读过《水浒传》《说岳全传》《隋唐英雄传》《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古典小说,读过《烈火金刚》《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艳阳天》《红日》《保卫延安》等红色经典的人来说,真是大喜过望。自从踏入学校的大门,我就为自己定下了为期三年的读书计划。但书海茫茫然,又无人指点迷津,哪些是名著,哪些二三流作品,我不甚了然,这就注定了我的阅读是盲目的。曾寄希望于老师,可是说句老实话,那时候我们学校的老师实在是水平有限。他们大多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在文革期间基本上荒废了学业,其学养见识平平,上课也基本是照本宣科。想在他们的课堂上有令人满意的收获是不太可能的。看教材吧,那时候的教材对作品的分析基本遵循“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内容老化,观点陈旧,令人敬而远之。
有一天去邮局寄信,无意间在报亭发现了一本《名作欣赏》杂志,眼前一亮,取之过目,顿觉满目生辉。当时拿在手中,反复摩挲,爱不释手,喜而购之。毫不夸张地说,我对这本杂志是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从那以后我每期必购。每拿到一本新的就如获至宝,一路小跑着找个静僻的地方漫漫品咂,却不轻意示人。到了毕业离校时,仅《名作欣赏》就差不多塞满了我的箱子。
《名作欣赏》实际上是名家赏名作。毕竟名家,他们对名作的赏析与解读往往独出机杼,发人之所未发。比如吴竹筠、夏中义《“测不准原理”与现代派文学欣赏》援引量子力学来分析现代派作品,董建华《〈补天〉与精神分析学》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鲁迅名篇《补天》,徐应佩和周溶泉《别具慧眼,方识佳妙——以文学眼光赏析文学》强调以文学的眼光赏析文学,范和曾《作家与读者间的最良导体——人生经验通感》从人生经验通感的角度探析文学作品引起读者共鸣的魅力、成立《艺术鉴赏完形律》把心理学中的格式塔原理引入艺术鉴赏领域,童庆炳《“人的复归”与艺术欣赏》阐述艺术对完善人格建构,实现人的复归的重要意义。这些文章视角独特,有理有据,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名作欣赏》能在80年代刊出这样的文章,确实具有先锋意识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同时,杂志还选载了D.H.劳伦斯《论小说》和劳伦斯.伯莱恩《小说赏析面面观》等外国文论,连载了张英伦先生撰写的《莫泊桑传》《雨果传》,极大的拓展了读者的阅读视界。到了90年代,孙绍振先生《超现实的第二环境和心理氛围》《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要拉开距离》《理性因果与审美因果——小说情节欣赏》等系列文章从审美心理学角度谈文学鉴赏的原则和方法,堪称金针度人。有的文章,我不仅读了,还要把它抄下来才痛快,我就全文抄过刘晓波《审美与人的自由》。
2000年后《名作欣赏》有了更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加大了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现代派、后现代派文学作品的比重,让读者能及时了解中外当代文坛的最新动态和最新名作。如在中国当代文学方面,推出了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刘庆邦《鞋》、徐坤《厨房》、王安忆《岗上的世纪》等名篇。在外国文学方面,既有曾艳兵对卡夫卡《变形记》、《城堡》、《饥饿艺术家》、《乡村教师》等现代派名作的解析,又有仵从巨对贝克特《等待多》、聚金斯德《香水》、品钦《拍卖第49批》等后现代派经典的介绍与解读。
作为一个以教书为业的语文教师,我从《名作欣赏》受益良多。她不断地提高我的文学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有她相助,我在教学上如鱼得水。分析课文不照搬教学参考书,也不人云亦云。上课很从容自信、胸有成竹,深得学生欢迎。最让我骄傲的是,我的一篇赏析狄金森诗歌《在篱笆那边》的文章被本刊录用。这大大的提升了我在同仁中的身价。不仅如此,凭着这篇文章,我还顺利地评上了中学一级教师。
我还要说的是,《名作欣赏》让我记住众多学界翘楚,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钱仲联、程千帆、沈祖棻,吴功正、吴奔星、霍松林、莫砺锋、程郁缀、吴小如、周振甫、王富仁,钱理群、范伯群、曾华鹏,谢冕、孙绍振、王佐良、王守仁、王智量、朱虹等。在我漫长的阅读生涯中,这些名字温暖着我的心灵,使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至于寂寞。
《名作欣赏》陪伴着我走过意气风发的青葱岁月,一直走到今天两鬓成霜的半百之年。她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我也见证着她的成长历程。在文学不断边缘化的今天,诸多纯文学杂志都难以为继,而《名作欣赏》仍然稳健前行,势头不减,从双月刊到月刊,再到旬刊,越来越壮大。我由衷祝愿她长盛不衰。不过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怀念她的过去,怀念她1980年代的面容。怀念她的过去就是缅怀我逝去的青春。

作 者:杨秀喜,贵州榕江一中语文教师。迄今在《写作》《阅读与写作》《名作欣赏》《读写月报》《杂文报》《教师报》《小说月刊》《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过文论、小说、散文数十篇。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