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0期编辑寄语《总与书相关》
来源:2017年第10期       作者:   时间:2018-06-12


 总与书相关

 

  8 月 30 日《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先生在微信上说:今晨,我们敬爱的师长,《山西文学》 原主编、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李国涛(高岸)先生辞世,终年八十七岁……

  加入编辑团队后,发现先生的名字列在杂志“学术顾问”的名单上,以我之前对先生的 侧面了解,这“顾问”是够格的。由于要在微信上发一篇以编辑部名义发出的纪念文章,而 我偏偏又不够怀念的资格(在我来编辑部前四五年,先生因身体原因已不再写文和投稿), 所以只能临时收集先生和杂志社的交往史。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发现先生从 1980 年办刊起 就是杂志的作者,先后撰稿二十余篇;而最为感动的是,2010 年到 2012 年,也即先生进入 八十岁后,还在杂志上发表了六篇文章。2009 年先生发过一篇《忆〈名作欣赏〉里的一幅画》, 在开头先生说:“我曾与《名作欣赏》有过不少联系,所以也比较注意它。记得《名作欣赏》 2000 年第 2 期的内封上,登过一幅美国当代画家安德鲁斯·怀斯的名画,题为《炒栗子》……” 于是先生开始回忆这幅画给他带来的审美愉悦。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先生读者和作者的 双重身份,看到了先生一边为杂志写稿影响读者,一边享受读者的阅读权力。而先生离世的 遗憾在这种追溯中也得到缓和,毕竟杂志曾让先生的一部分“小文章,大道理”(苏华先生 语)得以传播,而杂志上的文章也曾让先生激动不已、浮想联翩,他们曾经在精神上相伴多 年,这是一本杂志和一位文人最完满的友谊了。

  最近集中向一批“70 后”“80 后”年轻学人约稿,在信中我“先入之见”地以为这些我 的同龄人没有听过《名作欣赏》,所以总是先洋洋洒洒地介绍一番。而最先回信的两位学人 打消了我的这种顾虑,中山大学的许健老师在微信中告诉我,小时候,就经常翻阅母亲订阅 的《名作欣赏》,我的约稿信勾起了她的阅读记忆。当天晚上就收到了许老师的稿子,我想 她小时候和杂志建立的缘分就这样续上了。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的汤达老师在回信中说,他 大学时代经常在图书馆看《名作欣赏》,看到我的约稿信很是激动,表示要准备一篇理想的 稿子交给我。我的约稿信,成为这两位曾经的读者向作者跨越的桥梁,我高兴地看到他们在 一本杂志上的身份转换,从接受者向输出者的转变。他们将以另一种形式参与进杂志的生命中来,杂志也以另一种形式参与进他们的精神生命中来。

  说到这里,想起了李国涛先生晚年出过的一本书《总与书相关》,那就把书名借过来作为手记的标题吧。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