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8期编辑寄语《再谈经典》
来源:2017年第8期       作者:张玲玲   时间:2018-06-12


 再谈经典

张玲玲

 

  每期杂志定稿,总要对着目录检视一番,尤其最近,《名作欣赏》的定位问题再次成为编辑部讨论的核心问题。杂志如何定位,关乎杂志的生存,马虎不得,因此,每次的改版和调整都要对杂志的定位做一番严肃的讨论。然而,编着编着,因种种原因,几年以后杂志的面貌也许多少要偏离最初的设想,这也是纸媒面对新媒体所做的必要调整。社会在变,语境在变,我们既要拥抱理想,也要面对现实,这便要求我们找准定位,坚守初衷,以照亮现实。

  《名作欣赏》一向将“名作”和“经典”作为一个重要的标签或标识,但“经典”的概念向来模糊虚幻,“阅读经典”也往往是关乎每个个体的自我摸索。卡尔维诺说“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绝不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经典是每次重读都会带来初读时满满的发现的快意的书”。这个对“经典”的定义被广泛引用,但我每每读之不免怀疑,凡事过犹不及,好比美馔佳肴,几餐尚可,如天天食用,不免反胃。正如《红楼梦》说饮茶:一杯为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驴了。可见,盲目跟风的“重读”也是不足取的。再说到作家写作,尤其是名人名家,要警惕自己的言论,即使进入不了经典的行列,但或提振人心,或开启民智,总之是要给人带来精神滋养的,因为用王小波的话说“以愚蠢教人,是善良的人所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而在写和读之间,应该也是有距离的,即使是所谓的经典,也要带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亲目之事,尚不足信,更何况是书本之言呢?

  《名作欣赏》一向追求对经典文本的独特解读,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去丈量经典的丰盈。有感于对当下经典阅读的诸种问题,本刊对雷达、赵勇、张志忠三位先生进行了访谈,一者可见其对经典及经典阅读的看法,二者也可一窥本刊对经典阅读的倡导。这期文章,方勇教授对《逍遥游》的细读,梁归智先生对《三国志演义》的解读,李建军先生关于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对读,王珂教授对昌耀诗歌《内陆高迥》的阐发,以及孙绍振先生对《三国演义》的欣赏,都让我们看到了经典与读者的相互成就,而非经典对读者的单向绑架,可见,对经典的反复阅读,非以穷尽为目的,而恰是“发现”的乐趣,让经典溢光流彩。因此,这样的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之文,一直为我们所珍视。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