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1期编辑寄语《文学的“时”与“空”》
来源:2017年第11期       作者:   时间:2018-06-12


 文学的“时”与“空”
 

  20 世纪 30 年代,在中国文坛产生了两个以地域(更准确地说是城市)为中心的文学流派, 即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派文学”和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文学”。文学批评家对两派文 学也进行了对比,总结其各自的艺术特色和文学观,其中以徐懋庸最有代表性。徐懋庸在《“商 业竞卖”与“名士才情”》中说:“文坛上倘真有‘海派’与‘京派’之别,那末我以为‘商业 竞卖’是前者的特征,‘名士才情’却是后者的特征。”两派以各自的文学主张和文本实践在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随着京沪两地新作家群体的迅速成长, 批评界又提出“京味文学”和“海味文学”的新说法,其中京味文学以刘心武、王朔等为代表; 王安忆的小说凭借大气、自然、明快的风格成为新海派文学的领军人物。

  在改革开放的全新政策下,成长起一批新型城市,其中尤以深圳最为突出,成为中国一个 新的城市地标,与北京、上海遥相呼应。但是,与作家们对北京、上海的城市书写已成“流派” 或表现出浓郁的城市“味道”相比,还没有几部能呈现深圳城市特性、深圳人性格风貌的文学 作品出现,而深圳作为一座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移民城市,其市民文化与心理、生存模 式都有其明显的深圳特色,成为深圳的文化符号,尽管还不能以某个关键词为其命名,但对深 圳的城市书写是不能缺位的。

  本期,我们的“作家在线”栏目谈论的是邓一光南下深圳后的文学写作,也可以说是真正 意义上的深圳城市书写。这次他把书写的对象转向他“定居”的深圳,而他的深圳城市书写 已经开始触及深圳的城市特性,他也开始被认为是深圳文学书写的代表,尽管他在一次媒体采 访中说:“我不会成为我生活的城市的代言人,以城市的立场,以及别的什么人的立场写下任何 文字。我只写我认知中的生活,这个认知与其说依赖地理学意义上的城市,不如说依赖于对城 市特征密码的好奇心、对城市生活细节的追索欲望,以及借助想象力而企图展开的精神建构, 所以,我写的不是深圳,是我的深圳。”

  文学因其地域特性被命名、被研究、被阅读,已有很长的时间。而从作家的出生时段被命名是近年来才有的事,最初是“80 后作家”,接着就有 60 后、70 后作家的提法等。这种从出生 年代而被归类和命名的方法尽管有些简单和粗暴,但毕竟为观察作家的写作提供了一种路径。 短短几年,80 后作家已出现多种走向,而 90 后作家已成为“文学新青年”的主力。这期,何 平教授组织了一批稿件,对几位 90 后诗人进行了点评、呈现,让我们看到诗歌这一日益被边缘 化的文学品种正在被更年轻的一代诗人热爱着、创作着和阅读着。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