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政 | 食指《相信未来》:经典的面目与命运
来源:2012年第3期       作者:汪政   时间:2019-07-22

 

食指的《相信未来》已经成为当代诗歌的经典,经典的特征之一是它能够从当时的语境中脱离出来,并且超越所有具体的语境而通行无阻。在这种通行中,它渐渐成为一个孤立的文本,能为所有人接受。到后来,它就变得符号化了,工具化了,本义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的语义。《相信未来》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由于它被选入多种选本,特别是各类教材,主动地或被动地为新的青年读者所阅读。然而,不要说这些年轻的读者,就是比他们稍稍年长的老师们,又有多少人能够熟悉它诞生的语境,能够真正地走近它呢?

下面词典式的介绍虽然可以勾勒出食指的生平与创作轨迹,但是却无法传达那个年代的氛围。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1969年赴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务农,1971年应征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后转业,为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1972年,因强烈的精神刺激导致精神分裂,从此陷入长期的病困中。

食指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1966—1969年,“文革”前期,食指开始创作,青春写作的痕迹非常明显。1970—1977年,“文革”后期,诗人生活颠簸,插队、参军、患病,创作相对停滞,作品留下不多。1978年—现在,“文革”结束,诗人重新开始写作,再次对一代人的精神展开思考,创作也慢慢转向沉潜。

中国诗人肖像——食指  布面油画/ 尺寸:50*40 CM  马莉作于2009年5月19日

《相信未来》是食指青春写作时期的作品。现在的读者与那个时代已经越来越远了,而理解那个时代恰恰是理解这首诗的前提。不过,客观地说,要真正地认识那个时代是困难的,它涉及到社会史、思想史与精神史,当然也包括文学史,更重要的是我们无法重回当年的感性生活。“文革”前期,山雨欲来,一方面,“左”的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人们的狂热也被不断激发出来,社会逐渐呈现出非理性的状态。但就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还是有许多人包括青年人,或者一开始就与社会保持着距离,或者从潮流中退出来,他们困惑、迷茫,开始怀疑、思考,甚至批判。不过这样的思想与表达多数不能见容于社会,常常只能在“地下”进行。《相信未来》在当时虽然没有遭到激烈的批判,但也不可能被主流社会认可,只能自发地流传。

作品的内容明显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概括起来说,就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依然能够坚持理想。为什么说它是青春写作的代表,因为它并不是一种成熟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我的自省与定位,而是典型地体现了青春期困惑、怀疑、失望与不甘后对理想的重申,它是一个矛盾体,所以它的基调还是热情的、固执的、孩童式的。可以对作品进行一个流水式的梳理。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

当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

相信未来

这是诗作的前两小节,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来表现现实的灰暗、人生的挫折与失败,如“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但是,这些都没能动摇诗人对未来的信念,他坚定地说,“相信未来”!要注意诗人表达这一信念的方式,“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他是固执的,什么叫固执?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拂逆别人的意志一意孤行。诗人特别给自己安排了表达理想的场景,是“铺平失望的灰烬”,是“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表达理想的场景与情境是多样的,可以是顺境,也可以是逆境,诗人选择的是后者,他将自己置于一种艰难的境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悲剧的主角,从而赋予自己以牺牲精神。这当然需要客观世界的帮助,如果在现在,要营造这样的悲剧氛围是相当困难的,同样,现在也不是一个适合英雄与悲剧主角出现的年代,倒是一个喜剧的滑稽的年代,可能更容易出现小丑。

诗人的这种姿态在很大程度上与那一代人的精神资源有关。食指这代人的思想与精神资源是偏向经典的,有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在现实与理想上,他们偏重理想;在社会与个体上,他们偏重社会;在灵魂与肉体上,他们偏重灵魂;在物质与精神上,他们偏重精神;在功利与审美上,他们偏重审美……相应地,在思想资源的选择上,他们偏重欧洲的古典哲学与前苏联的文人经典,熟读无产阶级经典作家如马、恩、列的著作,所有这些,与现在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这些都是这首诗歌的阐释背景,是理解诗人精神姿态的通道之一。接下来诗人写道: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相信未来

虽然抒情主人公被置于一种悲剧的境地,但是理想主义依然主宰着情感与思想的进程,越是悲剧,越能激起诗人的豪情,在潜意识中,诗人是以历史上一切英雄、一切牺牲者为榜样的,如普罗米修斯、巴黎公社的战士、十二月党人……在这种理想与想象中,诗人如同英雄一样超越眼前的困境进入想象中的伟大、纯洁与辉煌的境界。他依然在表达“相信未来”,但已经与前两小节不同了,体现出了诗人更为强大的力量,他进行的是一种豪迈的不可阻挡的宏大抒情。“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这是多么夸张的动作,是如何阔大的场景,又是多么巨大的力量,而“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这又是多么的光明与纯洁。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着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定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与迷途、失败与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作品节奏起伏,这三节是宏大抒情之后的理性思考,也更使自己的立场得到了支持,并且获得了辩证法的高度与历史的深度。诗人在为自己的理想寻找支撑,因为他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他找到的依靠是历史,这也是那代人思想的必然,因为他们笃信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浓重的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色彩。诗人选择了那代人命定的思维方式,将自己的意义、价值、是非功过交给历史评判,这样,他们就获得了信心,也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现在看来,这未免虚空,但这是一种信念,相信历史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价,相信历史会证明他们是正确的。虽然,过程是曲折的,虽然,他们困惑过、犹豫过,甚至犯过错误,但对这一切,如果辩证地看,那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对于个体而言,为了事业、为了理想、任何委屈、误解甚至牺牲都是值得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诗人可能没有觉察到这种思维在这首诗中同样犯下的自证明和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我们要相信未来,谁来证明它的正确性,还是未来,诗人说到了历史,但历史在这儿也是由未来产生的。不过,在理想主义的豪情中,这样的疏忽是可以忽略的,因为对于诗人来说,就是要相信未来,在作品中,这是坚定的和唯一的。

朋友,坚定的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这是作品的最后一小节,诗人觉得所有情感已经抒发,所有论证也已经完成,需要的仅仅是再次的重申,所以语气一改前面的高昂而变成了语重心长。但是诗的最后一句在“相信未来”之后并列地写到“热爱生命”,这多少显得不太协调,许多人在解读这句时就从字面上说,诗人要人们相信未来,珍爱生命,好好地生活。如果这样,与诗作的主旨和情感风格是不合拍的,它一下子降低了作品的高度。因为按照那一代人的理想与价值观,生命是可以看轻的,他们信奉的是裴多菲式的生命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牺牲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境界。诗人写于同时代的《鱼儿三部曲》就书写了这样的牺牲,在这首诗中,追求光明与自由的鱼儿不惜牺牲生命作出了那死亡的一跃:

鱼儿却充满献身的欲望:

“太阳,我是你的儿子,

快快抽出你的利剑啊,

我愿和冰块一同消亡!

真的,鱼儿真的死了,

眼睛像是冷漠的月亮,

刚才微微翕动的鳃片,

现在像平静下去的波浪。

(《鱼儿三部曲》,1968)

看来,诗人是要在理想与生命的关系中进行申说了,只不过从《相信未来》的抒情进程与结构看,已经不容诗人申述。不过,从前面的内容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里的“热爱生命”并不是要他的朋友们顾及生命,而是希望人们的生命在为未来的奋斗中活得有价值。诗人希望人们热爱生命,但不是单纯的惜命式地热爱生命,而是用生命去实践“相信未来”。但不管如何解释,如果只从一首诗,从这首诗的这句诗来看,总觉得不协调,甚至可能引起过误解,或者诗人也意识到这一点,感到作品转折突兀,意犹未尽,所以又在十年之后特别以此为题创作了另一首诗,正可以作为补充,两首诗可以看做是姊妹篇: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上一篇:汪政 | 食指《相信未来》:经典的面目与命运下一篇:彭慧慧 : 双重世界的游弋——我读《抱读为养》 | 理想读者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