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 | 如何阅读经典
来源:《名作欣赏》2017年第7期       作者:韩少功   时间:2018-02-12

   现在很多青年觉得经典作品难读,不好读。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避免自己被快餐文化败坏的口味,可能还要注意一些方法。

  1.现场还原。经典大多是前人的作品,总是呈现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当下的读者有经验隔膜。要克服这种隔膜,需要我们发挥一点想象力,设身处地,知人论世,在阅读时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现场,减少进入作品的障碍。眼下活在都市的人,习惯于使用煤气和电磁炉,从没烧过秸秆和柴禾,对“人烟”这个词可能不会有多少感觉。他们从未经历过乡村生活和农业文明,一看到冒“烟”,那还不打119报警?当代人习惯于手机视频通话,大概也不容易对长相思、长相忆、长相恋这一类苦情有感觉,不容易对渡口、远帆、归雁、家书这一类意象怦然心动。还有文学手法的差异也是这样。我曾说过,汉赋作家们为何那样喜欢白描铺陈?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为什么那样喜欢写静物,写个街道或修道院,一写就好几页?他们这样写是不是太啰嗦?要知道,那时候他们没有电视,汉代人更没有照相机,作家是让人们了解异域世界的主要责任人。他们不那样“啰嗦”,不那样详细报告,读者可能还不答应,还不满足。他们那样写的合理性,只有放到当时的现场里,才能被我们同情地理解。

  2.心智对接。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必牛皮哄哄,以为自己有了飞机和电脑,就在一切方面都远超前人。其实,财富、科技是可以积累的,是直线进步的,是不妨可以厚今薄古的,而在道德、智慧等方面却未必能行。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聚焦于女性地位:一个不愿成为男人“玩偶”的新女性,如何打破自己的婚姻困境。鲁迅后来写过一篇《娜拉走后怎样》,继续讨论这一话题。现在时间过去了一二百年,那个时代早已翻篇,但易卜生、鲁迅所说的问题解决了吗?看看时下的电视剧,有多少个新款“娜拉”还在那里哭哭泣泣、叫叫喊喊,一言不合就出走,不是去西藏就是去海南。据几天前报上公布的数据,全国一年之内有五百多万例离婚案,涉及一千多万人,如果以十年计,就是一亿多人。这里面自觉悲愤、深感茫然的“娜拉”何止千万!不难看出,不论生活在什么时代,不论财富和科技积累到什么程度,人的生老病死、恩怨情仇、穷达沉浮,都面临一些长久甚至永恒的难题。前人和我们差不多是同一张试卷面前的考生。那么,如果读经典是有意义的话,无非是这些作品提供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能给我们提供帮助。如果我们面对人生考题不得其解,能向前辈同学切磋一番,或向他们打一个“求助电话”,何乐而不为?在这个意义上,读经典就是读自己,读自己的难事和大事,这样才可能读出一种饥渴感和兴奋感。

  3.多元互补。经典并非绝对真理,并非万能的和终极的,而是各有局限与缺失的。好药没有用好的话,就是毒药。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好而知其短”,不要相信一个药方可以包治百病,可以包打天下。一个小学生,没有恋爱经历,读《红楼梦》肯定是不合适的。一个初入职场的青年,最需要立志,打拼奋斗是第一要务,你给他讲《六祖坛经》,说有就是无,得就是失,打拼就是不打拼,赚钱就是不赚钱,肯定是坑人。一个读书人如果没把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马克思的底子打好,缺乏坚实的理性和逻辑训练,一上来就“后现代”,天天给你玩“解构”,玩“能指”,肯定会把自己给玩废了。我这样说,并不是说《红楼梦》不好,或《六祖坛经》不好,或“后现代主义”不好。事实上,经典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多元互补的百味良药,但切切不可乱用——使用时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条件、因任务目标而组成不同的阅读配方,产生最好的组合效应,否则就无异于东施效颦,甚至是谋财害命。我经常被一些公共媒体要求提供推荐书目,总是感到很为难。因为我从不相信“万能药方”“通用药方”,不相信一纸书目可以适用需求各异的读者,因此只能请小编们谅解。

  4.以行求知,以创求知。读经典不是复制知识。饱读诗书如果只是读成个书呆子,读成一部留声机,就不如不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知识都需要用实践来激活、来检验、来消化、来发展创新。陆游说:“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说:“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根据这种知行观,读书、上课、拿文凭充其量只是一种“半教育”,同学们戴上方帽子时不必高兴得太早。只有读懂了人生与社会这本“大书”,在生活中尝过酸甜苦辣,才会使你的教育过程相对的完整,才能使知识进入我们的血肉,成为真正可靠、可用的知识。各种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升级。有些外国批评家赞扬中国当代文学,常用“中国的卡夫卡”“中国的马尔克斯”这一类概念,倒是让当事的一些作家不高兴。为什么?因为当一个复制品说不上有多光荣,有多大出息。古人早就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超越老师,做好自己,有所发明和创造,才是对经典最好的致敬和学习。我相信,任何一个够格的作家都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备注:本文是作者2017年4月2日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演讲稿

  作者:韩少功,当代知名作家

  编辑:张玲玲,sdz110803@163.com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