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 | 谁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下)
来源:《名作欣赏》2018年第6期       作者:   时间:2018-07-25

  李白与杜甫的基本思想都深深地植根于儒家思想,但是李白有的时候会表现出反叛的一面,所以他会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杜甫就不同了,后人说杜甫一生都在儒家界内,他绝对地推崇儒家,他信奉以孔孟之道为中心的原始儒家学说,杜诗中间有四十四次谈到“儒”字,他经常称自己为“老儒”“儒生”,有的时候甚至是“腐儒”,他深深地眷恋儒家。在这一点上,杜甫和李白是不同的。

  李杜的不同在诗歌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说用典。他们两个人说到古人的时候,杜甫诗中诸葛亮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杜甫非常尊敬诸葛亮,诸葛亮被认为是古代的一个儒臣,因为他鞠躬尽瘁,始终忠诚于蜀汉。但是李白写得更多的是鲁仲连、张良,是带有纵横家色彩的古人。两个人的诗中各自写到了一种有名的鸟,李白写的是大鹏鸟,杜甫写的是凤凰。大鹏也好,凤凰也好,都不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鸟,是虚构出来的鸟。大鹏是道家的庄子创造出来的,是自由精神的载体,自由的象征,它靠着大风就从北海一直飞到南海。杜甫呢,经常咏凤凰,凤凰是儒家的祥瑞。杜诗中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说:“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下愍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它不是哀鸣自身,它是哀鸣世上的百鸟都套在罗网里无法逃脱,也就是说百姓都在受苦,他不忍心。大鹏鸟是一种出世的象征,要离开这个世界,要自我解放。凤凰则是一种入世的象征,要拯救这个世界。

  李白和杜甫当时在诗坛上的地位也不一样。李白生前已享有很高的名声,所以他临终之前把他的诗稿托付给李阳冰,让李阳冰帮他整理,李阳冰在这个诗集的序言中说,自从李白的集子出来之后,“古今文集遏而不行”,就他一个人的诗流行,别人的都不流行了,影响极大。杜甫呢,恰恰相反,杜甫跟当时的几个主要诗人都有交往,跟李白、岑参、高适、王维、储光羲都有交往,杜甫在他的诗中评价过、赞美过这些诗友的成就,可惜的是在那些诗人的诗中,我们没有看到过对杜甫的赞美。因此,杜甫临终时写的诗中说:“百年歌自苦,不见有知音。”辛辛苦苦地写了一辈子的诗,但是没有知音,没有人对自己做过高度评价。二人生前的诗坛地位很不一样。

  我们要想比较公正地评价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要有耐心,要等时间来评判,时间是最公正的。到了中唐,李杜两个人都受到了重视。从中唐的诗坛来回顾盛唐的诗,王维地位已经低落。中唐的元白诗派基本上认为杜甫要比李白的诗歌成就更高。相反的一派,尤其是韩愈,认为李杜同样伟大。元白批评李白什么呢?有两点。一是杜甫的诗写民生疾苦,这和元白写新乐府是一致的,而李白没有写这方面的诗歌。第二,他们认为李白不擅长写长篇的排律。反正到了中唐,李杜在诗坛上的地位已经凸显出来,只有他俩还在争高低,其他诗人都已退出竞争。到了宋代,北宋人提出了“诗圣”的概念。“诗圣”这个名词是明代人提出来的,但是这个概念是北宋人创建的。北宋诗人写诗时,他们的竞争对象是谁?北宋的诗人要跟谁比呢?他们要超越的对象就是唐代诗人。正因为北宋诗人有自成一家的气概,他们要创造风格独特的一代诗风,他们要想超越唐诗,当然要瞄准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一定要超越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才能与唐人争高低。他们在唐代诗人中反复选择,最终认为,杜甫比李白更高一筹。宋人在这方面的言论非常多,我想苏东坡说的话比较有代表性,因为苏东坡在当时影响最大,地位最高,他也最善于评论别人,所以他的话最有代表性。苏东坡认为李杜都是很伟大的,他认为李白、杜甫之前的前代诗歌都被他两个人超越了。当然,苏东坡后来认为陶渊明成就最高,但他一开始是说李杜两个人最高。然后苏东坡又在这两个人中间有所褒贬,他对李白有一些批评,这批评正代表着北宋人的两种选择:

  一是人品问题。在北宋人看来,在苏东坡看来,李白的人品是有缺陷的。当然,王安石说得更绝对,王安石为什么不喜欢李白呢?他说李白十首诗有八首、九首是写女人和酒的,所以不好。那么苏东坡是怎么说的呢?苏东坡也说李白有缺陷,他说李白这个人,在政治上是很糊涂的,他在忠君爱国方面做得不够,他特别指出李白晚年加入永王李璘军队的问题。当时李白在庐山,永王李璘带着军队沿着长江东下,当时唐肃宗的中央政府命令他不准东下,因为肃宗已经登基了,永王李璘却只管东下,他借口听从玄宗的命令到东方去打击叛军,不听中央的号令。李白糊里糊涂地加入永王的叛军,所以后来被判了刑,被长流夜郎,中途又遇赦东归。李白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不是他年轻时刚出四川的时候写的,就是走到白帝城遇到赦免的时候写的,遇到赦免得以东归,看到船行得这么快,就很高兴,诗中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苏东坡认为李白从永王军在人品上是重大的缺陷。反过来,苏东坡认为杜甫是没有这种缺陷的,杜甫一生都忠君爱国。忠君爱国,现在有些年轻朋友也许会把这看成是杜甫的一个缺陷,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脱离了时代。在唐代、宋代,忠君爱国是全社会毫无例外、无可置疑的道德准则,就是古人不可能说“忠君”不好,不可能对“忠君”有所怀疑,当时就是那个道德标准,所以东坡也是这样,东坡认为杜甫好就好在他始终忠君爱国。当然,忠君和爱国其实是两个概念,如果连在一起只是古人的观念,这在古人看来是不矛盾的,是两位一体的,所以王安石就认为杜甫最好的诗是关心天下苍生。王安石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天下赤子寒飕飗”,这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情怀。这就是宋人在人品上选择杜甫的原因。

  二是艺术问题。那么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宋人又是怎样把杜甫确立为典范的呢?我想在诗歌艺术方面评判高低,苏东坡是最有发言权的。苏东坡是何等人物啊!他的朋友黄庭坚说,有些年轻人写了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想要让东坡判断一下好坏,东坡用鼻子一嗅就知道了。他根本不用看,用鼻子一嗅,就知道好还是不好,这个比《聊斋》里的那个“司文郞”还要高明,那个和尚要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就把这文章烧了,用水泡了喝上一口,好文章喝起来味道比较好,不好的文章一喝就要呕吐,那个办法太麻烦了,苏东坡更简单,他用鼻子一嗅就知道了。所以,让东坡来判断艺术那是最准确的,因为他是内行。那么东坡是怎样判断李杜诗歌艺术的呢?他说李白的诗歌当然很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有的时候比较率意,比较随便。东坡还指出李白的诗集传到北宋,诗集中混进了一些伪作,有一些别人写的诗混在里头,他说原因就是李白写诗不够精练,随意挥洒,所以容易与别人的诗混淆,都不怎么能分得开来。他说杜甫的诗就不同了,难道有人敢去伪造杜甫的诗?他说那是不可能的,杜诗太经典了,它千锤百炼,别人的诗没法混进去。他由此判断在艺术上杜甫还是高于李白。应该说,苏东坡的判断基本就是北宋整个诗坛的判断。所以,到了北宋,李杜两个人的地位开始有一些区别,杜甫要高一些,李白要低一些。 

  上面说的都是古人的看法,我们不必遵循它。从“五四”以后,尤其是1949年以来,我们的学术界、教育界,再来讲文学史,再来讲唐诗的话,很少采取古人的说法。我们很少说杜甫比李白好,我们一般认为李白、杜甫是同样伟大的。我个人觉得在这个方面表述得最好的应该是郭沫若,1962年,我们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的时候,在北京开了一个大会,那一年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个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个就是杜甫,所以那一年北京召开了一个非常隆重的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的大会,郭沫若是文联主席,他在那个大会上做了一个讲话,讲得非常好,他的标题叫作“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就是说李白跟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对双子星,双星!我想这里也许没有天文系的同学,双星的两颗星都是恒星,不是一颗恒星一颗行星,两颗恒星围绕着它们共同的重心运转,就是你也绕着我转,我也绕着你转,两颗星星的地位是平等的。郭沫若说李白和杜甫就是这么一对双子星,他们两个人的地位是完全一样的,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好。我一向觉得全国古迹中对联写得最好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杜甫草堂,还有一个是武侯祠。在杜甫草堂里,我最欣赏的一副对联是谁写的呢?郭沫若写的,写得真好,他说:“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他对杜甫的评价,应该说,说到点子上了,又非常精练。我想这应该是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当代人对李白、杜甫身份的一个评判。可惜的是九年以后,到了1971年,郭沫若发表了他的《李白与杜甫》,情况就完全变化了,我今天就不愿意多说了,我们就宽恕郭沫若吧,因为我相信《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中表达的观点不是郭沫若的真实想法。我个人觉得,那个“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才是郭沫若对杜甫的真正看法,当然,他对李白的看法也很好,与杜甫是一样的。那么,撇开这些,对于我们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我们怎么看待李白、杜甫的高低优劣呢?在我看来,作为读者,我们只需关注李白和杜甫在我们阅读时的感觉如何。我觉得明朝的王世贞说得很好,王世贞说,我们读李白和杜甫的诗,假如读得很少,只读十首以内,那么比较容易接受的是李白,他的话是“十首以前,少陵稍难入”,就是杜甫的诗比较难于进去。但是如果你读得比较多,你读到一百首以上,那么“青莲较易倦”,李白容易使你产生厌倦,而杜甫不会使你产生这种厌倦。也就是说,我们读得比较少的时候,比较容易接受李白,而读得比较多的时候,李白比较容易使人厌烦。作家汪曾祺也有类似的看法。他有一篇文章,谈李白和杜甫的咏泰山诗。总之,你读得多了,会感受到杜诗是千变万化、千锤百炼,李白诗稍微有点单调。同学们不信的话,自己去感受一下。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为什么杜甫的地位后来越来越高呢?我想这只能从他们两个人对后代诗歌史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来看。一言以蔽之,李白不容易学,而杜甫比较容易学。李白是靠天才来作诗的,天才怎么学啊?天才是没有办法学的!所以李白尽管当时名声那么大,身后的名声也一直很高,但是我们看整个唐诗发展的过程,从盛唐一直到唐末,有几个人学李白?或者说能学得成功?很少看见!我们一定要举例子的话,那也许会注意到一些不著名的诗人。大家知道他吗?李赤!肯定不是很有名的诗人。中唐诗人李赤有几首诗,到北宋时混进了李白的诗集里,苏东坡一看到这几首诗就拍手大笑,说:“假货!假货!”这些诗是对李白诗的拙劣模仿,但确实有点像。还有一个中唐诗人,也有点像李白,他叫张碧,字叫大碧,李白、李太白,张碧、张大碧,名与字有点像。但是张碧的诗也不是很像李白的。杜甫就不是这样了,历代有很多人从杜诗中汲取营养,然后自成一家。中唐两大诗派,元稹、白居易学杜甫乐府诗的精神,反映民生疾苦,他们学得非常好。韩愈和孟郊学杜甫的雄劲笔力,善于描写健峭的气象、雄奇的景物,也学得非常好!到了晚唐,学得最好的是李商隐。李商隐的七言律诗,特别是非爱情题材的七言律诗,学杜甫真是学到家了,他的《安定城楼》:“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真是像杜甫,浑融的意境、精练的语言,都像杜甫。到了北宋,杜甫被称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一祖”,认为他是“祖”,这样的情况在李白的影响史上没有发生过。因为杜甫容易学习,影响巨大,所以后人对杜甫的评价就越来越高。

  我今天晚上说了这么多,最后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谁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我们回顾历史,发现后人曾经举出过这个诗人,或是那个诗人。最后大家认为是李杜。在李杜两个人中间,从北宋开始又有很多人认为是杜甫,李白要稍微差一点。到了现代,我们一般都认为李杜同样伟大。那么,我个人怎么看?同学们如果问我:你认为谁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我希望投两张票。我想说李白、杜甫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如果同学们只给我一张选票,那么我首先选杜甫。作为一个读者,我觉得杜甫就在我们身边,李白好像在云端,有点高高在上的意味。安史之乱时唐朝的人民经受那么多的苦难,但是在李白的诗中是怎么表现的呢?就是“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我从天上看洛阳川啊,胡人的军队在那里茫茫地走。然后才说“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首诗是《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一首,它的前半部分说我跟着仙人一起飞上青天,我从云端往下看,看到地上的老百姓都在受苦,这分明是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杜甫一直就在人民中间,他在安史之乱时就夹在难民群中一起逃难,跟老百姓一起经历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他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更近。但是抛开感情的立场,把李杜作为两个古代的诗人来看,我认为他们是同样伟大的。我希望大家不要强迫我一定要在李白和杜甫中间选一个,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我觉得他们两个人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没有李白,唐诗就缺了重要的一块。当然,没有杜甫,唐诗也缺了重要的一块!李杜两个人是互补的,李杜互补才构成了唐诗的最高峰。

  本文是作者在安徽师范大学的演讲稿,授权《名作欣赏》发表。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