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12期编辑寄语《岁末,一事记》
来源:2019年第12期       作者:杜碧媛   时间:2019-12-14

 

岁末,一事记
文/杜碧媛
今日提笔,想记录一份感动。
作者与编辑通话33次。
作者提供手写文稿,共56页,字体端正,序码清晰,鲜有改痕。
这种和互联网无关的情节有些1980年的“古典”模样,然而却真实地发生在2019年的“当代”时空,发生在作为编辑的我和作为作者的金志仁老先生之间。
从9月15日到11月13日,我们往来通话的33次,金先生主要谈及的是他的文章《论李白在近体诗诗体上的重要创造——折腰体与准五律的巧妙运用》,包括思路、写作与创见,也多次谈及对刊物将近四十年的感情和对老友张仁健先生(1938—2018,我刊创始人、首任主编)的怀念。其中有两通是因为9月中旬还没收到订阅的刊物,先后问询我同一个问题:刊物是否已送邮局配发各地,“我每个月这个时候就等着看《名作欣赏》,邮局还没送来,我就有点着急”。
金志仁先生的稿件全部手写,陆陆续续,前后数月完成。因怕丢失,不敢快递,便特委托南通大学顾友泽教授将手稿拍照发来。后我录入为电子版,返回其细阅。当稿件由顾友泽教授再次传回我手中时,文末赫然写有——“此文为纪念《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年而作。岁末,记下此事,一者,是为读者讲述一个现实版的“编辑部的故事”,展现文章背后的“逸事”。或许,金先生的文章烙印下了太多八九十年代的痕迹,就连书写的姿态都显得很怀旧,但这种姿态却让文字拥有了最真实的温度。二者,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感动,一种很纯粹的感动,你的文字成为一个读者强大的生活习惯,你的成长获得了一个作者四十年如初的牵挂,尤其在知道金先生身体欠佳,依然坚持要完成此文后,这份感动也变得慨叹颇多。可以说,在金志仁先生身上,我看到了刊物与作者(也是读者)的最好状态,这也是我见过的最理想的状态。
在想,一个读者的忠实度,其实也是刊物成就的。《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年,还能拥有像金志仁先生这样忠实的读者/作者,是因为我们也始终保持着一种姿态——适应时代,而不迎合时代;适应读者,而不迎合读者,正如梵乐希所说:“有些作品是被读众创造的,另一种却创造它底读众。
——我们,要继续“创造它底读众”,继续提升“它底读众”的忠诚度。自勉!共勉!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