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归智 | 《三国志演义》中的美女、丑女、义女、烈女和才女们
来源:《名作欣赏》2017年第6期       作者:梁归智   时间:2018-02-02

  《三国志演义》里写到的女性多种多样,不仅仅是美女,还有才女、义女、烈女、丑女等,都有涉及,以“美女”为标目,是为了“抓眼球”。

  美女貂婵的前世今生

  1.美女貂婵的出场

  大家都知道貂婵,是所谓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完全是《三国志演义》的功劳。貂婵主要出现在“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第八回)和“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第九回)两个回目中。司徒王允为董卓专权而坐卧不安,深夜还在花园散步,听到貂婵也长吁短叹。王允以为貂婵有男女私情,发怒查问,貂婵回答说见到大人眉头紧锁,一定是为了国事忧心,我蒙大人恩养,教习歌舞,所以愿意为大人分忧,如有用得到我的地方,万死不辞。貂婵是王允府中的一个歌伎,也就是从小被买来,然后教给歌舞伎艺,为王允家人提供娱乐,类似于《红楼梦》里芳官等小戏子。小说描写“年方二八,色艺俱佳”,“二八”就是十六岁。王允很喜欢她,“以亲女待之”。王允于是计上心来,定下连环计,把貂婵认作亲女,先许婚吕布,再献给董卓,让貂婵充当一个色情间谍的角色,挑拨董卓和吕布的关系,以除掉董卓。貂婵主动配合,步步施行,连环计圆满成功,吕布背叛了董卓,并最后杀死了他。

  对貂婵作为“色情间谍”的描写,小说写得很有分寸。貂婵不是王允的亲女,而是买来学歌舞的,这样她从小就学会了表演,所以才能如鱼得水般在吕布和董卓两边周旋,把连环计进行到底。初见吕布,貂婵就“以秋波送情”。王允把她送给董卓后,吕布去窥探,“貂婵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吃饭时吕布侍立在董卓旁边,而貂婵躲藏在绣帘内“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董卓生病,貂婵一方面“衣不解带,曲意逢迎”,另一方面“于床后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挥泪不止”。和吕布后花园私会,貂婵撒娇撒痴,等到见了董卓,又说吕布调戏她。董卓听了李儒劝告,说要把貂婵送给吕布,貂婵拔出墙壁上的宝剑要自刎,真是表演到家了。

  2.貂婵的艺术和文化特点

  对貂婵的这种写法,从艺术上说,第一是富有表演性,无论是貂婵的惺惺作态,还是和吕布的“英雄美人”搭配,都有很强的舞台因子。第二是连环计的谍战意味,情节起伏跌宕,能吸引人,出效果。特别到了戏曲舞台上,格外抓人。从思想上说,这个连环计的故事情节包含了好几种传统文化元素,一是貂婵知恩图报的思想,所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就是貂婵对王允说的报豢养之恩。二是连环计的目的是为国除奸,有政治正确的思想光辉。三是因此貂婵的行为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女子贞洁伦理,反而变成了“舍身(是身体不是生命)取义”的崇高奉献,所以王允要对貂婵下跪表示感谢。貂婵的行为实际上还把“士为知己者死(用),女为说(悦)己者容”这样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精神中的“死”和“容”两方面都结合起来了,这种文化传统后面再细说。这样,貂婵的形象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内涵饱满,政治和审美并行,就成了所谓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了。

  3.美色和政治结合

  四大美女的另外三个——西施、王昭君、杨玉环,也都是美色和政治两者的紧密结合。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最能吸引人的,往往是美色爱情和政治风云的二重唱。比如《长生殿》《桃花扇》和《红楼梦》,都是这样。连诗歌也是如此,白居易的《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安史之乱风云突变,唐玄宗逃跑,路上军士哗变,逼死了杨贵妃。吴伟业的《圆圆曲》,“冲冠一怒为红颜”。说吴三桂投降清人打李自成,是因为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抢走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都是政治和爱情互相结合,内涵就丰富,扣动人的心弦,有戏剧性。

  4.貂婵的历史原型

  其实,貂婵这个人历史上是否存在过,是一个疑问号,可以说基本上是《三国志演义》的艺术创造。所谓历史的生活“原型”,是这样的:有一本失传的《汉书通志》,鲁迅《小说旧闻钞》辑得一条佚文,说曹操为了诱惑董卓,献一个叫刁蝉的美女给他。是刁钻古怪的“刁”和虫字偏旁的“蝉”。刁和貂、蝉和婵是同音字,古代文本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而《三国志·吕布传》中说吕布和董卓的一个侍婢私通,害怕董卓发觉,心里有点惴惴不安,是否后来被发觉,也没有说。清朝的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就说:“貂婵事,隐据吕布传。”《汉书通志》里的刁蝉、《三国志·吕布传》里董卓的侍婢,两者合起来,就成了后来平话小说和戏曲里的貂婵了。元杂剧《锦云堂美女连环计》和早期的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里面已经有了王允献貂婵的情节,而其中吕布和貂婵本是夫妻。这里面都是“貂婵”,“貂”是狗尾续貂的“貂”,但“蝉”是虫字偏旁的“蝉”而不是女字偏旁的“婵”。“貂婵”本来是汉朝初年兴起的一种武官的帽子:“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帽子上面用蝉和貂尾做装饰。后来“貂婵”成了官职名称,类似于为帝王作起居注的书记官。《三国志演义》是综合了野史、杂剧、平话等许多传说,创造出精彩的形象和故事。

  5.《三国志演义》中貂婵的结局

  董卓死了,王允也死了,貂婵跟了吕布,也算英雄美人很般配。《三国志演义》第十九回还写,吕布被包围,心情烦躁,和两个妻妾饮酒,其中一个就是貂婵。但白门楼吕布死后,貂婵的最后结局,《三国志演义》没有写,应该是归了曹操了。毛宗岗评点说:“吕布去后,貂婵竟不知下落,何也?曰:功成者身退,神龙见首不见尾。正妙在不知下落。”不过明清的一些戏曲,则演绎后来貂婵又迷惑关羽,被关羽杀掉。这就是文学经典和通俗文学的区别。文学经典要留空白,意在言外,让读者想象和琢磨;通俗文学则要把一切都交代清楚,宣传一些当时流行的观念,对读者进行道德说教,比如关羽杀貂婵就是“女色祸水”流行观念的反映。

  其实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的记载,关羽并不是坐怀不乱的人,曹操和刘备围攻吕布于下邳,关羽在攻城前向曹操要求,打下城池后吕布手下秦宜禄的妻子要归自己。曹操本来答应了,但城破后看见那个女人美丽,就违背承诺占为己有了。《三国志》另外一条注引《魏氏春秋》,说关羽想要的是秦宜禄的前妻,姓杜。关羽最后离开曹操而投奔刘备其实和这件事有很大关系。英雄都很好色啊,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当代小说家红柯写的小说《阿斗》里面也写关羽杀了貂婵,不过表现的是现代人的一些审美理念。

  四大美女说貂婵,美色政治很纠缠。

  二乔和甄氏的故事

  1.大乔和小乔

  《三国志演义》中的貂婵,基本上是个虚构的文学人物,真正的三国时的大美女,是大乔和小乔,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也是典型的英雄美人好搭档。大乔和小乔,古代的诗歌等歌咏很多,如著名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等。不过《三国志演义》里对二乔没有具体描写,而是用一种游戏笔墨,说“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四回),装作不知道小乔是周瑜的妻子,说曹操打东吴,是为了得到大乔和小乔,周瑜不如找到二乔送给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让周瑜大怒,下定了和刘备联合抗曹的决心。

  野史确有记载曹操说过渴望得到二乔的话,如前面引出的杜牧的诗句,《三国志演义》再加以小说化。诸葛亮说二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种描写后来有点俗套,但在《三国志演义》的时代,那也是很流行很时髦的赞颂美女的最高级形容话语。二乔的命运其实也很不幸福,孙策二十六岁就死了,周瑜也三十六岁而死,由于家世门第的限制,大概大乔和小乔都只能守节终老,作风流寡妇的可能性也很小。

  2.甄氏的来历和演义

  历史上还有一个知名的美女,就是“曹丕趁乱纳甄氏”(第三十三回)中的甄氏,本来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侧室)。曹操打败袁绍,曹丕闯入袁绍府邸,看见一个女子蓬头垢面,用衫袖揩拭以后,却发现“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于是占为己有,曹操也高兴地说:“真吾儿妇也。”这位甄氏生下曹睿,曹丕死后继位为明帝,但甄氏本人,在曹丕生前已被赐死,是曹睿后来追赠为皇后。因为曹丕后来又娶了一个姓郭的女子做贵妃,郭妃争宠,诬陷甄氏,又是一出“甄嬛传”(第九十一回)。

  不过甄氏的美女之名,更因为后人又附会说曹植的《洛神赋》中所写洛水女神,就是指的这位甄氏,让她又成了曹丕和曹植兄弟互相争夺的尤物,更大大增加了甄氏的知名度。此外具有“倾国倾城”绝色的美女,还有桂阳守将赵范企图嫁给赵云而被拒绝的寡嫂,曹操抢来春风一度的张绣寡婶等,都是属于简略提到的情节性人物。

  二乔甄妃美艳香,文学诗词助传扬。

  《三国志演义》中所写到的义女、烈女、才女和丑女

  1.三位烈女和义女

  第三十八回写到一位烈女徐氏。孙权的弟弟孙翊做丹阳太守,他“性刚好酒”,醉后就鞭打士兵,结果被手下杀死。但另外一个叛将却贪图孙翊妻子徐氏的美色,说你要顺从了我,我替你丈夫报仇。徐氏假装答应,说要等两天“设祭除服”,也就是除去丧服后再和你成亲,然后密召心腹旧将,让他们派人迅速去报告孙权求援,另一方面让这两个旧将藏在密室之内。自己“沐浴薰香,浓妆艳裹,言笑自若”,洗了澡,喷上香水,打扮得花枝招展,又说又笑,请叛将来喝酒,等他喝醉了,邀请他去密室,埋伏的两个旧将就把叛将杀了。徐氏如法炮制,又杀了另外一个叛将。这时候孙权领兵到了,徐氏“重穿孝服”,拿叛将的头颅祭祀死去的丈夫。小说写徐氏“美而慧,极善卜《周易》”,不但长得很漂亮,还有文化,懂《周易》,能算卦,出事的那一天本来已经有预感,劝丈夫不要出去会客,孙翊不听,才遭杀身之祸。

  第一百七回写到两位奇女子辛宪英和夏侯令女。曹睿死后,司马懿和曹爽争权,曹爽带着曹芳去高平陵拜谒曹睿陵墓,司马懿乘机发动武装政变。曹爽手下的司马鲁芝和参军辛敞商议如何面对,辛敞姐姐辛宪英认为曹爽一定会败在司马懿手下,却又说应该以职守为重,去向曹芳和曹爽报告,辛敞斩关夺门而出。毛宗岗评点赞美辛宪英:“善于料事”“明于料人”“忠于劝义”。“善于料事”和“明于料人”是说辛宪英对司马懿和曹爽的能力强弱看得很准,知道司马懿会胜利,曹爽会失败,“忠于劝义”是说尽管如此,她仍然劝弟弟以忠义为重,去通知曹爽司马懿政变的事情。

  而曹爽的叔伯兄弟曹文叔的妻子姓夏侯名令女,早已守寡在家,曹爽集团失败,她的父亲想把女儿改嫁以避免受牵连,夏侯令女却“截耳自誓”,割掉自己的耳朵表示不肯改嫁,后来父亲又让她出嫁,她又“断鼻”,割掉了自己的鼻子,说讲仁义的人不因为盛衰的变化就改变志节,也不因为自己忠于的对象死了就改变心肠,所谓“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司马懿听说后,也很感动,没有加害于这个女子,而是听任她领养儿子,为曹氏宗族延续宗脉。毛宗岗评点说,辛宪英教导自己的弟弟要遵守义,夏侯令女拒绝父亲让自己改嫁失节,没有想到同一个时期竟然有两个奇特的女子。所谓:“辛宪英教弟以义,夏侯女辞父以节,同时乃有两个奇女子。”

  巾帼自有肝胆,谁说女子不如男?

  2.徐庶母亲、王经母亲和姜叙母亲

  《三国志演义》还写到了三位大义凛然的母亲。一位是第三十六回、三十七回中徐庶的母亲。徐庶投奔刘备,曹操逼迫她写信召徐庶回来,徐母却说刘备是英雄,曹操是汉贼,大骂曹操。曹操要杀徐母,谋士程昱说徐母就是想让你杀了她,从而坚定徐庶助刘反曹的决心。于是程昱假装是徐庶的朋友,和徐母来往,骗得徐母书信手迹,伪造徐母家书把徐庶骗回来。徐母见徐庶回来,骂儿子愚蠢,自己上吊自杀了。

  另一个是第一百十四回中魏国王经的母亲。小皇帝曹髦不堪司马昭专权凌辱,率领宫中三百多个老卫兵去攻打司马昭,曹髦手下的大臣王经虽然明知曹髦此举是羊入虎口,并大哭着进谏,却不肯背叛曹髦而去投奔司马昭。曹髦被杀,司马昭派人来抓王经,把王经的母亲也捆绑起来。王经哭着对母亲说不孝子连累了母亲,王母却说人谁不死呢?只怕死得不正当,现在这样被杀,正是死得其所,和儿子一起“含笑受刑”而死。毛宗岗评点说徐庶的母亲让她的儿子忠于汉朝,王经的母亲高兴自己的儿子忠于魏国,两位母亲都鼓励忠诚,可以并列。所谓:“可与徐庶之母并传。庶母欲其子之忠汉,经母喜其子之忠魏,同一意也。”

  不过徐庶母亲的事情是文学创作,实际上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徐庶就告别刘备,去了曹营。

  《三国志演义》中还有一个老太太,第六十四回姜叙的母亲,也是杨阜的姑母。姜叙是历城守将,这时杨阜假装归顺马超,以回家葬妻的借口来到历城,告诉姑母说姜叙“无讨贼之心”,也就是不愿意去打马超。姜叙的母亲就责备姜叙,并说你如果不帮助杨阜去打马超,我就先自杀。后来杨阜和姜叙杀了马超的一家,而马超攻破了历城,屠城,杀了姜母,而“母全无惧色,指马超而大骂”。这一回还写了姜叙手下的一个将领赵昂,对妻子王氏说我们的儿子在马超手下,我们如果跟着姜叙去打马超,只怕儿子会被马超杀了。王氏却“厉声”说,为国为君效忠,哪里能舍不得儿子,你要是顾念儿子而不去,我就先自杀。并且把自己的首饰家资拿出来去犒劳将兵,鼓舞士气,王氏就留在军队里。因此后来马超攻破历城屠杀,没有杀得着王氏。这两个女人都很猛啊!

  像《三国志演义》中所写的徐母、王母和姜母,以及赵妻王氏,体现了儒家的节义伦理,她们也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如东汉末年范滂的母亲,范滂反对宦官而被杀,被捕前和母亲告别,母亲说你为正义而死,死应无恨,人不能又想得美名,又想荣华长寿。苏轼小时候读到这一段,对母亲说,将来我长大了学习范滂,母亲同意吗?苏轼的母亲回答说,你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宋朝“岳母刺字”中岳飞的母亲,杨家将故事里的佘太君,都是这样的母亲。这也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文化传统问题。

  慈母手中线,烈母心中铁。

  3.蔡文姬和孔明的妻子黄氏

  《三国志演义》还写了才女蔡文姬,就是因哭董卓而被王允杀了的蔡邕的女儿,被掳去匈奴,曹操赎回来嫁给董祀。蔡文姬写的《悲愤诗》,还有传说是她写的《胡笳十八拍》,都是很有名的文学作品。据说她还继承父亲遗志续写了《后汉书》。第七十一回写曹操路过蔡家住地,顺便写到蔡文姬,引出了著名的“绝妙好辞”谜语,也是有名的段子。而另一位才女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氏,据说她的才学超过诸葛亮,诸葛亮的有些谋略本事还是她教的。不过她虽然有才,却长得丑陋。第三十七回刘备二顾茅庐时,遇到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罗贯中原本有小字注解,说黄承彦是河南名士,见到诸葛亮后很欣赏他,就对诸葛亮说,我有个女儿长得丑,黄头发黑皮肤,但很有才,配得上你,你愿意娶她吗?诸葛亮听了以后很高兴地答应了。当时人们还编了顺口溜嘲笑诸葛亮:“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说不要学孔明选老婆,要了个黄承彦的丑女儿。

  不知道诸葛亮的儿女长得像父亲还是像母亲?

  《三国志演义》所写女性给我们的启示

  《三国志演义》虽然以写王侯、枭雄、武将、谋臣等男性为主,但也写了不少女性。那么这些女性的故事能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第一,总体上说,三国时期的女性是很不幸的,特别是那些参与政治的后妃们,她们大多数成了历史和制度的牺牲品。但即使在那么残酷的时代条件下,许多女性都表现出让人赞叹的聪明才智和气节品德,为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第二,对美女的描写,《三国志演义》表现出一种倾向性,就是对沉溺女色可能带来的危害表现出高度的警惕。这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其中正负两方面的张力都值得当代中国人反思。

  第三,《三国志演义》写到女性,基本上采取一种“速写”的手法,用小故事表现人物,简练而不失生动。

  诸葛亮选择了一个貌丑但有才的女子为妻,周瑜则娶了一个绝代佳丽。仔细想一想,他们的不同选择也很有意思。人生其实就是由一次又一次选择构成的。各种选择中有一种选择特别重要,那是什么呢?是“知遇”。知遇之感在什么时候最突出迫切?

  作者:梁归智,中国当代红学家、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已出版《红楼梦探佚》《新评新校红楼梦》《被迷失的世界——红楼梦佚话》《独上红楼》《红楼梦诗词韵语新赏》《红楼探佚红》《红楼疑案》《禅在红楼第几层》《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俏丫环和俊小厮:诗性的红楼梦小人物》《箫剑集》《神仙意境》《大俗小雅:元代文化人心迹追踪》等著作。

  编辑:张玲玲,sdz110803@163.com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