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一篇经济学论文中的观点,即“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再一次把“文科无用论”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当然也激怒了无数“文科人”。于是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上涌现出众多誓死捍卫文科的文章,来回应这种“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观点。我心里暗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话语权都掌控在文科人手上,这下可要把几位经济学博士炮轰得受不了啦。好在大多数文科人的回应文章都“文质彬彬”,有理、有据、有节,这样的辩护既回应了几位博士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文科人的“学科”自信。当然,在实用主义时代,这样的“老调”过一段时间就会被“重弹”,但每一次的争辩其实都会让文科的价值和意义被更多的人认识和认可,因此“坏事”也就转化为好事了。
在我有限的阅读经历中,经常能读到一些杰出的文科人(已成为专业的人文研究者和写作者)为所攻专业或整个文科辩护的文章,从他们的文字中,你能看出他们的“深情”。比如我去年读完的美国思想家艾伦·布鲁姆的《美国精神的封闭》,艾伦·布鲁姆在卷一《大学生》中对美国大学生 “没有人相信典籍中包含或曾包含着真理”痛心疾首,他看到没有典籍滋养的人们在日常话语中充满“陈词滥调、浅薄的废话和讽刺挖苦”。艾伦·布鲁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与典籍的疏远,而他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文科生。这里,我们看到一种反讽,一方面是世俗社会对人文学科是否有用的质疑,另一方面是文科生正在远离文科中的核心元素——传统典籍(艾伦·布鲁姆所谓“我们民族生活的解释者,甚至是它的缔造者”)。在这种情况下,杰出的文科学人面临的任务首先不是说服大众相信文科的价值和意义,而是让文科学生掌握文科的核心元素,领会文科的核心精神,如此,方可用所学专业“充实”自己,进而在面对质疑时说服别人。
回到本期,罗时进教授作为资深的“唐宋元明清诗文”专家,他为“本期头条”(我们约稿时,一般会希望作者写自己最近关注或研究的专业话题,同时兼顾公共性)写的文章是《与我们“同时代”的唐代诗人》,从标题的“同时代”一词,我联想到了蕴藏在文章背后的“辩护”情感。罗教授也掩藏不住他对唐诗的“深情”,开头就强调“那些不朽的作品,构成了我们同感共情的故土家园,可思忆、尚友、明理、知世,其存在,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滋养和庇护”。我们几乎每期都有像罗教授这样的“辩护”文章,不时提醒读者,人文领域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与每个人“同时代”。
最后,引用一句艾伦·布鲁姆的话作为结束,这句话是:“不读好书,既削弱了洞察力,也助长了我们最致命的倾向——以为此时此地就是一切。”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