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忠 | “素人画家”张郎郎
来源:2019年第6期       作者:李兆忠   时间:2019-07-19

 


张郎郎
(1943年11月——),生于延安,作家、画家、教师。

 

张郎郎是张仃的儿子,然与一般的“画二代”不同,张郎郎不以画为职业,画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是他自娱自乐、抒发心灵的道具。结果,张郎郎变成一位难以归类的“素人画家”(指那些没有受过严格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凭感觉、直觉作画者)。

 

张郎郎的画风,令人想起张仃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毕加索加城隍庙”的艺术实验。变形夸张的造型、生猛热烈的色彩、浓郁的装饰情调,甚至题材,都是一脉相承。若将张仃的《洋油灯》《堂屋》《大公鸡》《热带鱼》《向日葵》与张郎郎的《挑灯夜读》《家中一角》《金鸡唱金阳》《水底鱼世界》《向日葵》放在一起欣赏,观者难免发出“有此父斯有此子”的会心一笑。张仃的艺术实验因“文革”而夭折,令人扼腕。张郎郎继承父亲未尽的画风,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张郎郎1943年出生,美术教育的开口奶,吃的就是毕加索。正如他在《大雅宝旧事》中叙述的那样:“一九四五年三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毕加索的文章《我为什么加入共产党》 并刊登了他的作品《踏着圆球的女孩》。那时人们就明白了,毕加索是自己人,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对我爸来说,这简直就是老天爷的雪中送炭。于是我爸就理直气壮地从箱子底里拿出来一张毕加索的印刷品,把它贴在我们家的窑洞里。这张画——就是两只眼睛长在一边,鼻孔朝天的戴帽子女子头像,从延安到东北,从东北到北京一直在我们家悬挂在墙上。”

 

但是,人生经历、时代背景、知识结构的不同,加上遗传基因的微妙差异(张郎郎的血液中另有聪慧超群的江南才女陈布文的遗传因子),又使张氏两代的画风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首先,张仃的“毕加索加城隍庙”植根于中国的本土文化尤其是民间艺术,张郎郎不受这种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他已经是一位“世界公民”或者“地球村民”(参阅张郎郎《迷人的流亡》,见《宁静的地平线》中华书局2013年版),“毕加索加城隍庙”只是他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偏爱的创作方法。其次,与此相关,“毕加索”与“城隍庙”的配方比例,也是因人而异,在张仃,后者重于前者,并且消化前者;在张郎郎,他对西方现代艺术(毕加索)的兴趣和熟悉程度,或许超过中国民间艺术(城隍庙),加上深厚的西方现代文学修养,使他的画风不免偏西。第三,张仃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笔墨、宣纸作画,线条富有书法意趣,色彩接近民间年画;张郎郎用西式绘具炳稀之类作画,线条自由自在,未经书法的规范锤炼,原色赋彩,味道接近后期的马蒂斯。最后,张仃坚信“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创作不离写生,张郎郎不受这种约束,主要凭想象创作,不仅画眼中所见,更画心中所思、所想。

 

以上如此这般比较,并不意味张郎郎已经画得像张仃一样棒,而是想说明:由于外部条件和个人禀赋的不同,张郎郎作画比他父亲更自由,更解放,更个人化,内涵更加丰富复杂。

 

如果绘画作品可分“纯绘画”与“杂绘画”两大类,张郎郎显然属于后者。“纯绘画”视绘画为独立自足的世界,强调绘画视觉空间的本身而不及其余,反对非绘画因素的掺入。“杂绘画”不受这种限制,在不妨碍绘画表现力的前提下,尽量打破绘画与其他人文科学门类(如宗教、神话、历史、文学)的界限,体现出综合与跨界的艺术特征。

 

绘画的标题,可以体现画作的风格与画家的类型,如康定斯基的《印象·第8号》、马蒂斯的《红色的室内景》等。张郎郎的画题给人陌生的新鲜感:《岁月有痕》《小鸽子错了》《春华秋雨太匆匆》《问花花不语》《鱼知道》……一望而知,它们与诗有关,与文学有关。

 

从灵感触发、情感表达的角度看,张郎郎画画,与他写诗作文是同一回事儿。因此,他将自己的画定义为“文人画”。

 

“文人画”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唐代,王维就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张,此后成为历代文人画家的艺术圭臬。乍一看,张郎郎的画风与传统的“文人画”相去甚远,与当今流行的“新文人画”也大异其趣。在他的画里,看不出传统的诗、书、画、印的功力,这些正是“新文人画”诸公大力标榜的。

 

平心而论,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的诗、书、画、印功力,对于一个禀赋超群、志向远大、有望成为艺术大师者来说,是一种必要的锦上添花,使他在筚路蓝缕、开创新境的同时,确保艺术质地的精纯,经得起法眼的挑剔和时间的考验,使“新”与“好”达到完美统一;而对于那些艺术资质平常的人,一味强调这种功力而不及其余,或许能造就一个优秀的美术老师,至于能否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则是另外一回事儿。

 

从这个角度看,张郎郎的绘画创作别具一种示范意义。可以说,他以个人化的方式实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现代转型,为“新文人画”打开一扇新的窗子。

 

张郎郎是20世纪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先驱者,先锋诗人食指的代表作《相信未来》,因他的触发而诞生。得天独厚的遗传基因,使他自幼显示出突出的艺术禀赋。20世纪60年代初,尚在中学读书的张郎郎,凭青春期的激情和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胆量,秘密组织文学沙龙“太阳纵队”。在马雅可夫斯基、洛尔迦、艾吕雅等西方现代诗人的刺激下,创作了一批游离时代主旋律、直抒胸臆、追求真善美的诗歌。时过境迁,这些作品依然不失艺术魅力。其中的代表作《鸽子》,借用阿根廷诗人阿尔贝尔蒂的《小鸽子错了》的意象,夺胎换骨,浇胸中块垒,洛尔迦式的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谣曲风格,被作者运用自如。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鸽子不再是“和平”的象征(那个时代流行的政治文化符号),而是青春理想、自由创造和审美乌托邦的象征,作者艺术感觉的超前叛逆,由此可见一斑。更有甚者,它以“我”的精神伴侣和灵魂对话者出现,缠绵悱恻,难解难分,更其深沉、凄婉、无奈而决绝。全诗如下——

 

我对它说过的,是的,我说过。/在那乳白的晨雾笼罩时/我对它说过/我的声音透过这柔和的纱帐,/我自己听得见/它变得像雾一样神秘/它像梦里的喃喃的歌声,/在晨光里袅袅升腾,/发着红红的微光/如同那远方模糊的太阳。/是的,我对它说过:/飞去吧,这不是你的家。/大概是没听见,/它困呢,/它把雪白的羽毛紧贴着我,/它把头轻轻地垂下,/仿佛它是一颗纯洁的心,/一颗只会爱的,纯白的心,/它靠着我鲜红的年轻的心,/像两颗情人的心一样。

 

可是,我知道,这不是它的家,/我对它说过/在那乳白的晨光里/是的,我说过,/我真诚的说过,在蔚蓝的天空下,/我悲哀的说过,在秋叶的金雨下,/我不止一次地说过,/飞去吧,/这不是你的家。/我说过,/当白雪在空中交织着无声的图案,/我对它轻轻地说:/像宁静的火炉低语,/像烟斗里的余烟,/我对它说着。/可是/它仿佛没听见,/它累呢,/它呢喃着睡在我怀里,/那样的信任,那样的依靠/我好像变成了强有力的/保护弱者的英雄。/它沉静的酣睡着,/像是窗外的白雪/可这是团温暖的雪……

 

我对它说过,/是的,是在那火炉旁的冬日,/那漫长与安静的冬日。/我说过,这不是你的家/在瑰丽的阳光下,/在浓绿的草地上,/空气是透明的,/像酒一样浓郁的花香,/是一缕有颜色的芬芳的液流,/空气中浸润着、漫延着。/于是,它苏醒了,/站在我伸向未来的手心,/站在灿烂的自然的光芒中。/扇动了一下翅膀,/开始了飞翔。/这次,/我什么也没说,/它也什么没回答,/缓缓地一高一低地飞着,/投入了蓝天的巨大怀抱,/像一朵迅速消逝的白云。/它永远飞去了/仿佛我的心,也随它飞去了,/永远地,/我早就知道,这不是它的家,/我告诉过它,/在我失去的希望里,/在我含泪的微笑中。/这不是它的家。/“小鸽子啊,它弄错了”

 

稍具艺术鉴赏力者,不难感受此作“诗中有画”的别趣,作者的绘画天赋,不经意中得到间接的发挥。张郎郎声言自己“喜欢用比喻、象征,也喜欢用颜色来装饰”——这正是现代诗歌创作表现“画意”的不二法门。在《鸽子》中,直接描绘鸽子的颜色仅为“雪白的羽毛”“温暖的白雪”“消逝的白云”,可谓惜色如金,然而,在充满色彩暗示的上下文语境中,如乳白的晨雾、蔚蓝的天空、秋叶的金雨、冬日的火炉、浓绿的草地、蓝天的巨大怀抱……使鸽子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堪称一幅文字绘就的绝妙图画!

 

诗画合一的艺术感觉,决定了张郎郎绘画的艺术特质与审美品位。其成功的关键,在“文心”与“画眼”的融通,“诗”与“画”的优势互补。它们不只以造型、色彩的形式美吸引人的眼球,更以内涵意味的隽永打动人的心灵。

 

张郎郎成为一名不同寻常的“素人画家”,因素有很多,父亲的引导,文学世界的诱惑,是主要的。

 

尽管出生“画二代”,张郎郎儿时并没有像大雅宝胡同二号的伙伴那样正经地学习绘画。因为老爸崇拜鲁迅,牢记“孩子长大,倘无才能,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空头美术家”的遗嘱。奇妙的是,艺术灵性丰沛的张郎郎,儿时没有显出特殊的绘画才能。据《大雅宝旧事》自述,六七岁时,画家刘凌沧天天到北京草垛胡同张仃的工作室上班作画,他在一旁观看,为刘伯伯“魔术家一样的手,勾出来的线又匀又长”惊叹不已,于是找来一张纸,如法炮制,“几经努力,发现自己并没有绘画的天才,也没有那个耐心儿”。 

 

仔细辨析,郎郎所说的“绘画的天才”,是指工笔描绘的才能,因为刘凌沧正是工笔人物画的艺术大师。此事令人想起青年时代的丰子恺。当年自费到日本学习西洋画,在绘画学校画人体素描的时候,也曾对自己的绘画“才力”产生过疑惑,后来在旧书摊上与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漫画作品邂逅,如当头棒喝,觉悟到:“造型美术中的个性,生气,灵感的表现,工笔不及速写。”由此促成他的艺术转向,“子恺漫画”借此而诞生。

 

郎郎的情形与丰子恺相仿,他的绘画天赋恐怕也是不在“工笔”,而在“写意”。后来,大雅宝胡同的小伙伴差不多都进了中央美院附中,不能不令郎郎感到惆怅。据郎郎回忆:初中毕业时,在好友董沙贝(油画大家董希文之子)的极力怂恿之下,也曾打算报考中央美院附中,最终还是放弃,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素描与董沙贝相比差得太远,丢不起这个面子。于是郎郎进了北京外国语学院附中。事实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明智。外院附中三年,郎郎初步掌握法语,通过这个窗口,略窥得西方现代文学、现代艺术的门径,诗歌创作迎来第一个高潮。与之同时,画兴也随之高涨。有一次张仃看见他的画,眼睛一亮,态度有所变化,对他说:“你愿意画是好事,就按自己的风格去画吧,在画里抒发自己的感觉。”又说:“你的线画的生,没有油滑之感,是好事。”

 

不承想,高中毕业后张郎郎考入中央美院史论系(注意:是史论系而不是油画、雕塑、国画、版画系,史论系重点在美学理论和中西艺术史,绘画为副课),过程一波三折:当时他已考上上海外国语学院,凑巧这时中央美院招史论系学生;同样出于面子心,郎郎跃跃欲试。好在外院附中三年打下相当的艺术理论基础,结果在众多的考生中,郎郎脱颖而出,拔得头筹。是年他刚满二十岁,是文化人格、艺术趣味基本定型的年龄,“素人画家”的雏形此时已经形成。

 

回顾学画经历,郎郎一直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进美院附中,没有掉进苏式学院派的陷阱,没有被契斯恰可夫烦琐精细的素描“弄残”,日后才能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作画。——这或许可以看作一个“素人画家”的夫子自道。

 

“素人画”是与“学院画”相对的绘画,因为没有受过严格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凭感觉和直觉作画,束缚较少,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素人画”或许没有“学院画”的严谨、圆熟和精美,却有一种朴素稚拙、自由奔放的生机,其中更是保留了儿童画的天趣,具有丰沛的创造性。放眼东西方现代美术史,“素人画家”(如梵高、塞尚、高更、卢棱、竹久梦二、吴昌硕、丰子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素人画”以原始艺术天性完好无损为前提。儿童天生具备这种能力,随着年龄增长成人时代到来而消失,只有极少数人能一直保持这种能力。郎郎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郎郎的“童画”世界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出人意表。在那里,猫可以挑灯夜读,鸟可以水中飞翔,鱼缸里的鱼会向小主人告猫的状,长命百岁的人面狐长出第二个尾巴,西方的小丑长着中国京剧的胡须,甚至在红与黑交战的恐怖世界,出窍的幽灵依然天真可爱,草绿色的军装,修长的身影,轻姿曼舞,无比优雅。——这个审美理想国的“顽童”,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郎郎的“童画”世界中,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几乎无所不在。许多时候,猫成了作品的“画眼”。郎郎笔下的猫,高贵、聪慧、独立、善解人意,同时不失神秘的猫性(民间传说猫有九条命)。这一切在《四蹄踏雪》《猫街静逸》《我们知道》《挑灯夜读》《破帽遮颜》等作品中有真切的表现。其中《猫街静逸》,堪称一幅魔幻现实主义杰作:童话般的彩色房子,几何形的道路,似真似幻,云儿在空中缓缓飘动,万籁俱寂,几个猫的黑色剪影,或蹲或卧,悠然自在,将静谧渲染得更加神秘,几令人怀疑:郎郎的视觉中是否也掺进猫的眼光?

 

郎郎对猫情有独钟,乐此不疲地表现,与国画家们为了锤炼笔墨图式,反复画同一个题材大不相同。可以说,它是郎郎的顽童之心与猫的自由精灵相互契合的结果,其中融入他的人生体验与生命记忆。正如他说:“我们从小和猫一起长大,猫知道我们,我们理解猫。”似乎可以说,猫已成为郎郎精神人格的另一个“隐身”,而与他相伴相随,无法分离。唯其如此,他明确宣布:“我的世外桃源和别人不同,一定要有猫。”

2019年5月3日定稿

作 者:李兆忠,著名日本文化研究专家,艺术评论家。

来 源:《名作欣赏》2019年第6期

 

附录:张郎郎的画

微信来源:艺术中国

《青山微风过》 75×100 cm 综合材料 2016

 

 
《问花花不语》 75×100 cm 综合材料 2017

 

《海默印象》75×100 cm 综合材料 2014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