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2019年第6期目录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5-23

 

名作欣赏_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巡展

毕可燕山水画作品 毕可燕;2+185-186

《红楼梦》研究

磨砺心志浮宦海——谈贾雨村的仕进与蜕变 施伟萍;5-7

诗缘情而绮靡——由《香菱学诗》看人物的自我救赎 施伟萍;8-10

论贾宝玉的乐生思想渊源 戴夏燕;朱荣梅;11-12+33

学者天地

在喧嚣中仰望星辰——论《赶牛车的人》的诗意叙事 彭应翃;13-14

水仙花的世界——第一位“多余人”的形象再分析 宋军;15-16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好时光》中的含混 王兴伟;17-18+56

博士之声

论《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的叙事特征 黄贵珍;19-21

无情有恨——殖民都市的欲恋与魔性 尹姝红;22-25

果戈理《外套》中的幽灵形象解析 周宇航;26-27

《经历》:马丁·艾米斯的另类自传书写 王芳;28-30

从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看当今文学经典改编新趋势 冯健飞;31-33

项目呈现_国家级基金

“大理白族甲马”国内研究综述 金亚萍;侯小锋;34-35+89

他者视角之下的中国甲马文化 金亚萍;侯小锋;36-37

刍议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及实践途径 侯小锋;解梦伟;38-40

项目呈现_省级基金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民俗文化背景研究 郭晓婷;冷纪平;41-43

《牡丹绮情》中的象征主义研究 姚丽梅;姜冰冰;唐文;44-46

ELF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语言态度的研究 方芳;47-48

项目呈现_校级基金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不可靠叙述的表现及效果 谢一榕;刘一静;49-51

筵席与肉体——《帖木儿大帝》中的怪诞美学倾向 朱毅;陈燕骄;52-53+100

21世纪以来中国对永井荷风文学的研究综述 张焕香;54-56

古代诗学研究(二)

静观与超越 田宏宇;57-58

多克特罗历史小说研究(一)

“僭越的精神”——多克特罗历史写作中的认知与伦理 唐微;59-60+105

苏轼苏辙政论文研究(二)

废仓法,益圣德,济苍生——评苏轼《论仓法札子》 石妍婷;61-62

立身为民,廉洁为公——苏辙《乞放市易欠钱状》赏析 何婧;63-64

苏轼散文研究小辑

“扁舟一叶”与“孤鹤东来”——前后《赤壁赋》核心意象探析 张钰婧;65-67

终无人能久留西山——浅谈《放鹤亭记》中的出世思想及其困境 王瀛彩;68-69+74

陶渊明研究小辑

知遇的代价与同情的质疑——陶渊明《咏三良》新解 余正帆;70-71

论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心态——陶渊明《咏贫士》七首新解 王莉;72-74

先锋小说研究

基于城市语境的文学书写与批判——评残雪短篇小说《尘埃》 武风云;75-76+110

格非《边缘》意识流叙事的时空特征 刘芷汀;77-80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黄雨芯;81-82+126

文化与传媒

科学进步与社会进化:进化论与庄学研究——以胡适、刘文典、闻一多为例 谢廷玉;83-85

网络交流新语言——表情包的缘起与发展 董资涵;李莉;86-89

2017版《射雕英雄传》与审美文化的当代性 赵艺;90-91

雏凤清音

时空形态下的“王家庄”——论毕飞宇笔下的乡村形象 鲁学冬;92-93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求学者形象——以《寂寞的十七岁》《那晚的月光》《芝加哥之死》为例 鲁学冬;94-96

国学研究

为伊消得人憔悴——《诗经·卫风·伯兮》的思念主题赏析 周畅;97-98

千古明月,绝美诗唱——品《春江花月夜》之诗魂 庄艳梅;99-100

论欧阳修“龙门十五题”的结构艺术 冯应清;101-102

性别世界

《卖花女》主人公伊莉莎的人物塑造 曲彬;尹丹;103-105

以《飘》为例探讨女性价值观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张蔚;106-107

论黄碧云《媚行者》的女性书写 王孟儒;108-110

原生家庭语境下《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探析 罗茜尹;111-113

从创伤理论视角分析托尼·莫里森《爱》中的克丽斯汀 李续红;114-115

小说纵横

胡琴意象与《倾城之恋》中的都市民间文化记忆 李玥融;116-117

《詹大胖子》的儿童叙述与文体风格 胡佳倩;118-119

男权话语下的“身体受难”女性形象塑造——从抗战女性创伤角度解读《大顺店》 王贝;120-122

小说《万箭穿心》中的“性倒错”所导致的生存困境 余琦新;123-126

“群我”冲突与自我寻求——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边缘人分析 邓灿;127-129

“还乡者”与托马斯·哈代的精神概观 李盈慧;130-131

诗文品鉴

东汉诗歌中的京都洛阳书写 刘娟;132-133

于武陵诗歌研究 邵瀚宇;134-135

极淡之笔写极挚之情——浅析《项脊轩志》的抒情艺术 刘洁;136-137+184

17世纪太湖流域气候环境与阳羡词人的创作 相婷婷;李忠明;138-141

浅析海子诗歌对红颜色的运用 臧梓洁;142-143

自由灵魂的欢乐场——卡明斯游戏诗学初探 魏玉洁;144-147

简论鲁迅《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 伊艺飞;148-150

戏剧天地

浅析《古本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环境描写 于涵;151-153

绿色世界的不和谐音符——《皆大欢喜》中亚登森林的“暗色因素” 赵超群;154-156

寻“善”的冲突法则——曹禺《原野》的黑格尔式解读 刘佳欣;157-158

艺术广角

古诗词在影像动画中的视觉呈现 冯晓宇;159-161

远引近心——论《街头美食斗士》成都篇的景别运用 孙召玲;162-164

图式理论视角下解读《椭圆形画像》 罗凤娇;165-166

浅析漆艺的材料与工艺——以个人漆艺作品“印象大理”为例 杨吟川;王坤茜;丁静;167-168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 秦懿;169-171

学林漫录

萨义德《东方学》解读 叶瑞瑞;172-173

从非洲性角度解读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栅栏》 易荣飞;174-175

以身殉道的王莽 孙同策;176-177

接受反应理论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应用——以《乱世佳人》和《京华烟云》的比较研究为例 王秋华;178-179

“期待视野”下的英美文学课程探索 刘冰洁;180-181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赵晓莹;182-184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