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2018年第30期目录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1-18

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巡展

史朝阳绘画作品 史朝阳;2+177-178

学者天地

一花一世界——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中的人性美 卢军;范丽媛;5-7

论《魏特琳日记》的叙事伦理 王成军;8-9

时事与世相:动荡社会的真实写照——早期《申报》所载“时事”题材诗词研究 陈璇;10-12

“存在即合理”:蒲柏《论人》中的隐秘写作 谢娟;13-15+26

青年学人_“80后”新批评

青春记忆里的疯子与荒草地——论余静如短篇小说集《安娜表哥》 战玉冰;16-20

琐屑生活中的淡淡诗意——评薛超伟小说《同屋》 战玉冰;20-23

中国当代原创推理小说发展的几种可能——以花城出版社“推理罪工场”书系为中心 战玉冰;23-26

青年学人_“景泰十才子”诗歌研究

论“景泰十才子”诗中的江南画意 殷飞;27-29

论“景泰十才子”诗歌中的江南禅意 殷飞;29-31

项目呈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仁”道 张晓杰;32-33

民族叙事的世界意义——以壮族《瓦氏夫人》为中心的探讨 杜晓杰;34-35

国内网络表情包文化研究综述 马汇;36-38

回到原点 找回自己——解读《一个人的朝圣》 杜志新;39-40

博士之声

作为异托邦的密室——对一个另类建筑空间的文化观察与思索 韩少玄;41-44

何其芳《柏林》的重读与误读 杜娟;45-47

《水泥花园》系列研究(二)

《水泥花园》中父亲母亲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解读 李林菊;赵双玉;48-49+66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一)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边疆想象探析 张瑞坤;沈春鹏;50-51

舒克申《怪人》系列研究(一)

舒克申《怪人》分析 邵思佳;姚璟;52-54

大学生双创园地_南京林业大学

从园林空间意义看戏剧主题 储玥;张婷;55-56

试析《玉簪记》中女贞观与剧中人物矛盾心理之间的关系 张蕊;王豆豆;57-58

刘亮程散文中的故乡意象 曹泽双;张天娇;59-60

“情”“欲”女性创作模式下的“解救”出路——基于周作人“情理兼备”的女性观 明萌;仲艳青;61-62

新世纪江苏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成人化”现象研究 周鋆汐;王子君;63-66

相宜相异 各有侧重——试论美感与快感的关系 林佳惠;67-68+110

院校平台_江南大学

论岑参边塞诗对北朝民歌的继承与发展 王丹;69-70

取悦市场还是自我摇摆——试论王朔的创作转型 鲍云菲;71-72

论格非《春尽江南》中的女性困境 仲秋云;73-74

院校平台_江苏师范大学

是什么操纵着命运——浅析《暗算》人物诡异命运的必然性 赵丹;75-76

浅析朱光潜与钱锺书对于莱辛《拉奥孔》看法的异同及其缘由 朱贤颖;77-78

劳伦斯与张爱玲笔下的弑父书写和恋父恋母情结 李思宇;79-80

院校平台_南京理工大学

从凝视理论看《欲望号街车》主人公布兰琪 郝华萍;81-82

简·奥斯汀小说中的恋父情结:以《爱玛》为例 问雪萍;符新宇;83-84

自我追寻: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论《激情》的主题 尹梦雯;85-86

院校平台_昆明理工大学

浅谈民宿设计与现状 刘佳;周峰越;87-88

山西面塑艺术在老陈醋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宁化府品牌为例 席旭超;赵杰;89-90+93

论芜湖铁画艺术人才的培养 丁远亮;苏峰;91-93

花腰傣服饰图案构成中信息可视化设计应用与研究 陈逸;杨吟川;94-95

族裔文学

无根的稻草人——评《甘蔗》中黑人的心理挣扎 董红云;96-99

论虹影作品的跨文化书写 王丹蕾;100-101

小说纵横_中国小说

叙事话语对形象的建构——小说《针眼》的叙事话语分析 李盈慧;102-104

刘震云小说人物的精神困境及解脱之路——以《一句顶一万句》与《我不是潘金莲》为例 方强;105-107

游离在现实生活和理想王国之间——谈《三里湾》的价值矛盾 陈珂月;108-110

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

以福柯的权力观解读“卡夫卡式”的挣扎——以《变形记》为例 罗乐雅;111-113+154

文化对立后的同谋共生——《我的名字叫红》中文化融合的审美特征 沈佳颖;114-115+118

从利奥波德土地伦理视角解读《回声制造者》 杨成颖;116-118

诗文品鉴

论老舍对散文的态度与学理动机 孙雨晨;119-121+125

时空交错的乡愁阐释空间——愁到归时方始休,隔水观故国的余光中乡愁诗 周恬;122-125

论元代诗人萨都剌在镇江期间的文学创作 王佳钰;126-127

立约 成长 栖居——试从《序曲》(第四卷)看华兹华斯的心路历程 任贺贺;128-130

求同寻异

社会学视域下的文化解读——段子与川柳比较研究 陈嘉音;毕雪飞;131-133+158

《白色旅馆》与《第七天》中的“乌托邦”意象比较研究 任艳阳;134-136

译介研究

从“忘与无身”之境观《荒原》八大中译本 赵丽娟;137-138

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任溶溶儿童绘本翻译策略 戴婧雅;139-141

学林漫录

《诗经》“硕鼠”词义辨 李明;142-144

《何文秀玉钗记》算命情节刍议 赵天骄;145-146

地域文化背景下宁波话与上海话常用词比较 宋李佳;147-150

《徽州女人》对于黄梅戏“梅开三度”的深度探究 朱芳芳;151-154

青海藏族地区中学英语课程适应性研究 李梅菊;155-158

文化与传播

国家旅游语言景观大数据建构研究 鹿彬;159-162

西安红色文化产业化创新策略研究 苏静;冯肖华;163-165

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叙事中的女性身体——视觉奇观、情爱构建与文化消费 肖雅;166-168

艺术广角

基于当代艺术视角的瓯绣创新之路探析 蔡帆帆;169-170

刍议东方音乐新音响创作中的音画关系 何方方;贾森;171-172

从中国画与西方画比较中看中西方传统审美文化的差异 崔广生;173-174

大众视域下中国民谣的价值探析 何琪萱;175-176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