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2020年第15期目录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6-13

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巡展
杜芊荭油画作品     杜芊荭  2+185-186
本期推荐
芳情只自遣 雅趣向谁言——“品茶栊翠庵”中妙玉的孤洁与宿命     施伟萍  5-7
“造衅开端实在宁”——贾珍的虚伪与扭曲     施伟萍  8-10
苏州古代旅游文学发展脉络探赜     施伟萍  11-12+19
学者天地
平易之中寓深情——《秋兴八首》(其一)语言艺术赏析      王联合  13-14
浅谈《红楼梦》中“香味”描写的诗意      徐琼  15-16
《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孔令玉  17-19
20世纪30年代上海作家群的世界意识     冉彬  20-22
张培基散文英译中主语的处理原则——以冰心的散文《童年》为例    李惠英  23-24
博士之声
奴役之殇——奥古斯特·威尔逊《乔·特纳来了又去了》中的创伤书写     李燕  25-27+39
解读《马丁·菲耶罗》中高乔人的民族形象     林瑶  28-29
日常生活的诗意生成:论朱文的小说创作     熊龙英  30-31
对话中“某人”的指称变异分析     王丽彩  32-34
义利之辨的影像投射——论《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的价值导向     杨华  35-39
试论电影《雪暴》对《无人区》的审美突围     高雪洁  40-41+55
雏凤清音
从《性自命出》到孟子——试论孟子性善论的继承关系     贝承熙  42-46
从“悲多汶”到“英雄”——论贝多芬在中国的接受与形象建构     曹馨宁  47-50
当疯癫与分娩遇上医学——从《钟形罩》看冷战时期的美国医疗机制     王凤霞  51-55
项目呈现
《松漠纪闻》中的东北民俗     杨欢  宋娟  56-57+60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婉约词作赏析——以《青玉案·元夕》为例     钟玉琴  58-60
田园牧歌式的幻影——再论华兹华斯的“自然”概念    朱田园  61-63
道家哲学虚实观对传统山水画虚实关系的影响徐     作先  64-66
芭蕾服饰发展简史    王玮  67-68
院校平台·安徽大学
《论语》中体现的女性观     农情  69-71
“为长者折枝”中“折枝”一词释义研究述论     葛张艳  72-73+81
“三言二拍”中的动物灵异观及其文化意蕴探究     吕子涵  74-77
《今古奇观》中的女性物化与挣脱     朱子劼  78-81
论现代汉诗背景下的“月”意象的使用    马欣雨  82-84+88
孤独的狂欢——论莫言《丰乳肥臀》中的女性形象及性别意识    张魏彤  85-88
《河童》与《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意象的探析     杨梦琪  89-91
性别世界
理智与情感——试论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作家群体     王涵秋  92-96
必然凋零的玫瑰——浅析包法利夫人死亡的原因    崔婷伟  97-98+127
命运与性格的双重悲剧——浅析《妻妾成群》中的颂莲形象    吴国兰  99-101
重回“伊甸”——论七堇年的另类“身体写作”    郑甜甜  102-105
叙事学研究
爱伦·坡《厄榭府的崩塌》中的叙事声音    李霄霞  106-108
论欧大旭《丝之谜》中的“迷宫叙事”    周铖  109-112
现代·左翼·传统:新感觉派的死亡叙事王      彭韬雯  113-114
论岭南作家郭小东小说的时空叙事       葛东辉  李雅娟  赵万彬  颜少菊  115-117
语文讲堂
再探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意象      刘皓琳  118-120
品悟语言形式 解密作者语码——以《小石潭记》教学为例     侯明昊  121-123+146
“调转”“突围”及其限度——也评余华的《第七天》     黄敬军  124-127
小说纵横_中国小说
论《三国演义》中的何进形象     武云峰  杨敬民  128-129
论《红楼梦》中的情感评价——以薛宝钗为例     孙瑜  130-131+149
鲁迅和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祠堂与庙宇叙事      苗国梅  徐晓杰  132-133
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的“典妻”小说      冯达  134-135
“绵羊地”上的群生像——论李佩甫《生命册》中的植物书写     李楚恒  胡昌平  136-139
论莫言《丰乳肥臀》中对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塑     刘松  140-141
时代“异乡人”——浅析阿来小说中的“最后一个”     连春春  142-143
试论蒋子龙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任静玮  144-146
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
纠葛中的自性朝圣之路——以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红字》的主题及人物形象     魏宇  147-149
问题重重的“家”——《大海啊,大海》的道德哲学解读     陈秀萍  150-151+156
共同体视域下的《小镇畸人》     王悦  152-153
诗文品鉴
巫山沧海,殊途同悲——元稹与李商隐悼亡诗之比较     常家诚  154-156
自然意象在中国新诗中的传承与创新——基于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于千涵  157-158+175
《荷马史诗》中的伦理价值观探析     邓婉擎  赵煜  159-160
浅析和歌中的“萩”意象——以《万叶集》为中心     康会丹  161-163
从对比艺术看散文《髻》中的情感内涵      吴沐旋  阮佳黎  164-165
戏剧影视
普希金剧作《鲍里斯·戈都诺夫》中的人民性     姬攀鑫  166-168
讽刺延伸,时代思索——谈《阿Q正传》电影改编艺术      居文豪  丁川  张志君  169-170
电影《七月与安生》台词的会话探析     蒋雯  171-172
学林漫录
翻译的本土构建——以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      董维  173-175
浅谈“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概念      郑瀚  杨明月  176-178
试论水彩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创新与融合     柴建强  179-180
社交媒体环境下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研究      钱聪  181-182
浅论媒体多元化的现状及成因      赵东军  183-184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