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水墨画作品 赵建军;2+177-178
自清语文高端论坛
“简单”:有限的维度,无限的温度 廖支新;5-7
艾伟的阅读心理研究对语文教育研究的启示——书艾伟《阅读心理·国语问题》《阅读心理·汉字问题》后 陈黎明;8-12
论《萧萧》中的“人事” 周华;13-17
云南迪庆藏区高中语文教师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和艳芳;18-21
论席慕蓉诗歌的“至情之美” 于敏;22-23+50
追忆:时间的双重视角 黄艳;24-25
妍媸并重——中学古文范文教学法刍议 吴锦龙;张志勤;26-30
清代金文书法研究(四)
清代金文书法笔墨表现类型研究 李思航;31-33
龚鼎孳研究(三)
论龚鼎孳的酬酢诗 邓妙慈;34-35+124
云南当代诗歌研究(三)
21世纪初云南诗歌全面突围的发展态势 朱彩梅;36-37
萧红研究(二)
《马伯乐》的高度和叙述距离 罗锡英;38-40
蒙学研究(二)
浅析《朱柏庐治家格言》的修身齐家理念 赵振国;41-42
话剧韵律研究(一)
论田汉话剧《梵峨璘与蔷薇》的韵律美 郭怀玉;43-44
博士之声
权德舆三篇唱和集序文的创作背景与诗学思想 杜光熙;45-47
历史叙事与语言虚构对赛金花人物历史意义的影响 李欣;48-50
桐城派对骈文态度的演变及原因初探 刘畅;51-52+127
雏凤清声_侯捷飞
春秋五霸现象与战国效率驱动型文化的形成 侯捷飞;53-54+57
《左传》所载泓之战与宋襄公霸业论析 侯捷飞;55-57
雏凤清声_刘建军
悲凉的生命抗争——评李佩甫《生命册》 刘建军;58-59+66
黑暗世界里的一点星光——评迟子建《白雪乌鸦》 刘建军;60-61
从时空穿越到自我审视——《荒原狼》读后 刘建军;62-63
在由精神支撑的世界里忘却灾难——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 刘建军;64-66
师生论道
《赵一曼女士》叙事解读 刘绍信;67-68
《赵一曼女士》的叙事聚焦 常宽;68-69
阿成的叙事意图与设计——《赵一曼女士》解读 胡心慧;69-70
英雄与凡人——《赵一曼女士》解读 李刚;70-71
“我”怎样说英雄——《赵一曼女士》解读 赵萍;71-72
赵一曼的刚与柔——读阿成小说《赵一曼女士》 邹纯慧;72-73
院校平台_绍兴文理学院
导言 朱文斌;74
复杂的“痴女”——论商晚筠小说《痴女阿莲》之阿莲形象 李笑寒;74-75+78
痴傻世界的边缘人——试论商晚筠小说《痴女阿莲》中的阿莲之“边缘性” 王成鹏;76-78
飘零苦雨中的“原乡”书写——论商晚筠小说《痴女阿莲》中的乡土世界 岳寒飞;79-80
院校平台_淮北师范大学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的田园诗主题 周文娟;81-82
御夏词兴与社会思潮——试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与苏轼《江神子·猎词》 陆楠楠;83-84+87
试论《北江诗话》所表达的真善美 卢余玮;85-87
院校平台_中国海洋大学
关于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比喻问题的研究综述 王文娟;88-89+107
试谈康德《判断力批判》“美”与“审美”问题 李成林;90-91
《蓝色海豚岛》中的两面镜子——论“观看”和“凝视”与卡拉娜自我建立 盖坤;92-94
院校平台_北京语言大学
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薄晓婧;95-96
伦理学视角下分析爱 陈阳;97-98
石秀与莎乐美——精神分析中的性变态心理 王雨萌;99-100
院校平台_北方民族大学
论爱情主题对精怪题材的主动选择——以《山鬼》《湘君》为例 马晋;101-104
“华丽转身”:消费文化下艺术写真的文化悖论 周旭方;105-107
院校平台_青海师范大学
《红楼梦》的音乐描写审美研究 佘浩田;108-109
浅谈巴金小说中的传统文化 闹桑;110-111
郭敬明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与技巧 温都苏;112-113
浅谈中国网络文学的困境与突破 晋美旺堆;114-115
语言环境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 洛桑扎西;116-117
红色文学经典的艺术特点 尕藏尼玛;118-119
《傲慢与偏见》的人物语言讽刺艺术 王延伟;120-121
项目呈现
析“池塘生春草”——谢氏家族诗学思想发展的一个侧面 刘桂鑫;122-124
元代禅宗剧研究现状综述 闫敏;125-127
《四海升平》与马戛尔尼觐见乾隆 王春晓;128-130
影像美学和现实主义——第五代电影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反叛和发展 任艳;131-133
福克纳与伍尔夫之两性共存意识研究 王欢;康毅;134-135
唐诗宋词
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 王希萌;136-138
无住的雪泥飞鸿——再读《和子由渑池怀旧》 李林圃;139-140+154
彼岸的逍遥——略论宋初隐士词人潘阆 郑联;141-142+166
诗文评鉴
莱蒙托夫长诗《童僧》心理分析 伍廖圆;143-145
清识难尚——读朱以撒散文集《如风吹过》 张东华;146-150+162
小说论丛
咀嚼着弱者心灵痛苦的“海乙那”——《潮起潮落》“看客”系列人物形象浅析 王琪玖;王晓哲;151-154
鲁迅作品中小说笔法与杂文笔法的交融 李雨竹;155-156
文苑经纬
清代文士黄涛及交游钩沉 王平;157-158
论林语堂的北京情怀 苏盈盈;159-162
试谈“张恨水现象” 池喜生;163-166
《贞观政要》宫室类同义名词辨析 胡月;167-168
传播载体的发展对《桃花扇》传播接受的影响 刘巍;169-170
影视观察
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启示 杜欣;171-172
贾樟柯电影纪实风格艺术形态的体现 梁雯;173-174
浅谈新生代影视文学与大学生行为教育之间的关系 柯佳;175-176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