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2018年第23期目录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10-09

 

名作赏析_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巡展

伍小东花鸟画作品 伍小东;2+177-178

本期推荐_学者天地_现代报刊与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研究(一)

上海时期的《语丝》与女性创作 刘人锋;5-9

本期推荐_学者天地

情感荒原上凋残的欲望旗帜——读洪放小说《凶杀案》《柏庄谋杀》 璩静斋;10-11+15

本期推荐_博士之声

“四始”与周代礼乐文化探析 董立梅;12-15

柳集“十骚”单独成卷的文体意义——兼与柳集骚体赋的比较 王欣悦;16-18+43

吴仕民长篇小说《铁网铜钩》中的性别意识 王鑫;19-21

学者化创作参编小学语文课程及其可能性——以钱锺书《围城》之修辞为例 姚婧;22-24

两个子君:《我的前半生》对《伤逝》难题的解困与迷惑 杨晓林;25-26

《金锁记》的结构艺术与叙事技巧 高明;27-28

无处安放的青春——漂泊状态中的求学边缘群体 李云;29-32

维也纳社会价值下的自我冲突——试析施尼茨勒小说《埃尔泽小姐》 贾晨;33-35

对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社区中伦理教育活动的思考 杨俊;36-37

项目呈现

论中国艺术歌曲中的思乡情结 徐慧文;38-40

明清白话章回小说对刘云若小说语言的影响 张艳丽;41-43

比喻的诗学:似和不似都奇绝 熊英琴;44-45

张大千诗词创作的巴蜀特质研究 黄群英;46-47

浅论白先勇小说中的佛家意蕴 王冰;48-51

差序格局下的乡村伦理——以《人脉》为例 王红丽;吕颖;52-53+97

现代传媒视阈下文化传播的社会效应——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启发 宋红豫;54-55

“慕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田悦芳;宋菲;赵会娜;56-57

李尚朝研究(十四)

社会现实之一种,或诗的悲剧美——李尚朝诗歌《新年好大雪》解读 周航;58-59

通俗文学研究(二)

《蚁生》中利他主义的社会实验和人性窥视 裴靖文;60-61

“上帝”可以被赡养吗——以《赡养上帝》为中心 阮梦迪;62-63

《斗罗大陆》“小白文”式书写的自觉 张鑫佩;64-65

移民·职业·空间:《海上花列传》阿巧的分析 罗杰;66-67

饺子能否使青春永驻——李碧华《饺子》小说与电影对读 贾愫娟;68-69

经典新读

历史与人生命运的重叠——论小说《白鹿原》的唯物史观 王晓雁;70-71

理想主义者的挽歌——毕飞宇《青衣》中的筱燕秋形象解读 徐舒桐;72-74

文化与传媒

从绣像本《大唐狄公案》系列图书看高罗佩笔下的爱情众生相 谢放;75-76

借由书籍的历史来猜想纸质书籍的未来 谢放;77-78

雏凤清声_景莉莉

管窥黛玉诗作中儒释道思想的融会 景莉莉;79-80

季栋梁小说的悲剧意蕴探微 景莉莉;81-82

以《女人的河》为例谈李进祥小说的伦理书写 景莉莉;83-84

雏凤清声_张文燕

《列子》研究综述 张文燕;85-86

金庸小说中的女侠形象分析——以黄蓉形象分析为例 张文燕;87-88

《希特勒的男孩》与希特勒时期的高校教育 张文燕;89-90

院校平台_苏州大学

唐诗《春江花月夜》之美学管窥 方硕文;91-92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中的诗性思维 解书琪;93-94

女性乌托邦世界的日常可能性——电影《安东尼娅家族》的意象解读 俞佳佳;95-97

院校平台_山西传媒学院

浅谈当代影视剧创作的性别视角嬗变——从热播剧《老男孩》等谈起 刘颖;98-99

浅谈动画《大闹天宫》人物造型设计与性格塑造的互文性——以孙悟空形象为例 吴静;100-101

分析《孔子》得失,发掘先贤人物影视内涵 王倩楠;102-103

院校平台_杭州师范大学

人性书写中的历史认知——论张翎长篇小说《劳燕》 杨莎莎;104-106

池上小说的叙事特色 金常蕾;107-109

阿格农《女主人和小贩》的神话色彩 宋爽;110-112

院校平台_郑州大学

汉魏六朝哀伤赋考论 连靓晓;113-114

浅析唐小舟的成功之道 吕俊毅;115-116

性别世界

浅谈《浮城》中婉儿的悲剧命运 王艳娜;117-118

论莫言笔下的女性形象——以《红高粱》中的戴凤莲形象为视点 余逸兴;119-120+123

天香园里国色天香——品读王安忆《天香》 潘铭龙;121-123

解析《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玛格丽特的魔幻形象 宋淑凤;124-126

小说论丛

浅析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知识分子的共性 黎佩莲;127-129

原始主义与文明困境——试论《额尔古纳河右岸》 杜业婧;130-133

《血缘》他者化研究 孙苗苗;134-135

雁归潮来,明月不再——再读《穆斯林的葬礼》 刘晶玉;136-137

诗词评鉴

论穆旦诗歌对鲁迅《野草》精神的承继 庞云芳;138-139

论徐志摩诗歌对古典诗歌的传承 谢文献;140-141

对话与抒情——读张枣《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十四行组诗)》 刘玉美;142-144

影视观察

“有意味”才是创作的“王道”——谈电影《第三十六个故事》的创作思路 友燕玲;145-146

没有痛苦就没有拯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评析 杜赋佳;朱丹华;147-148

华裔为主要角色的西方电影对华人的形象塑造 韩雪晴;149-152

反转与重构模式——浅析美式恐怖影视作品的导演手法 石伊琳;周阳;153-155

地域文化

浅析晚清吐鲁番牛痘防疫——基于《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的分析 吴琼;156-157

晋中方言中农业动词及农耕文化研究——以《马首农言》为例 王茜;霍凯蕊;高燕;158-160

文苑经纬

从《逍遥游》和《离骚》看庄屈之异同及原因 许建霞;161-162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述评 王静;163-165

析《正义论》中原初状态的设计:正义与“无知之幕” 何室鼎;166-167

艺术广角

旃檀鼓的溯源及流变 刘召禄;168-169

质疑的精神:解读戏剧《怀疑:一则寓言》 蔡欣明;170-171+174

书法在日常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张福朋;172-174

现代都市里的“咖啡鸟” 张洁;175-176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