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2017年第17期目录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31

 学者天地

辽宁现代小说创作与地域文化生态建构 叶立群;5-8+15

对端木蕻良小说人物形象的地域文化解读 叶立群;9-11

论萧军的乡土情结及关东文化精神 叶立群;12-15

《左传》研究(一)

从《左传》中探究鲁隐公人物形象 李佳艺;16-17

《聊斋志异》研究(一)

花妖狐魅皆有心 鬼怪魍魉亦含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情感模式解读 魏佳;18-19

《红楼梦》研究(一)

“话份”与量子纠缠及大音希声——谈《红楼梦》七十四回的言语偏离和语言张力 杜永青;20-21+56

郁达夫研究(一)

对环境的抵抗与自我主体确立的可能——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与太宰治《人间失格》的比较研究 范国英;22-24

沈从文湘西小说研究(一)

略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织梦的艺术效果 黄巨龙;25-31

杨绛研究(二)

梦前的相伴与梦后的相失——论杨绛先生《我们仨》的文本结构与解析空间之二 温左琴;32-35+78

它为我们保存了人性的温暖——《小趋记情》解读 黄键;36-38

云南当代诗歌研究(六)

云南诗歌实现当代性的路径探索 朱彩梅;39-40

国画研究(三)

略论扬州八怪诗画结合之源起与蕴含 田贵坤;41-42

师生论道

秦观五首《如梦令》新探 张泽如;李淑兰;43-45+48

《欢喜冤家》书名探微 张泽如;李淑兰;46-48

《豆棚闲话》的讽刺艺术 张泽如;李淑兰;49-50

雏凤清声

生命的礼赞与真理的回声——析《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 宋亚强;51-53

《他人的书信》:新时代“穷人”的困境 宋亚强;54-56

院校平台_宁波大学

生活美学与文学寓托——《红楼梦》丫鬟群体的服饰意象探析 王恬;覃文欣;周守利;周小娟;57-58+64

试论杜甫《哀江头》温柔敦厚的艺术品格 徐赞芳;59-60+110

从宋史到《杨家将演义》——试析北宋开国名臣潘美形象的变迁 王晓峰;61-64

从黄宗羲的寿序文管窥其文章观 车军敏;65-66

院校平台_牡丹江师范学院

清代词苑中绽放的并蒂莲——女词人吴藻、熊琏的对比研究 骆婉;67-68

从身份认同角度看名士与名妓的婚与恋——以《花月痕》为例 吕俊红;69-70

院校平台_暨南大学

双重视角下的故乡记忆——论鲁迅《五猖会》中复归的悖论与冲突 周园;71-72+75

追逐的理想与青春——浅谈《北方的河》的主题意象 黄晓容;73-75

院校平台_西南大学

理智导演下的爱情悲剧——穆旦《诗八首》主题浅析 周灵;76-78

萧军延安时期新诗中的自我修辞 杜蕊蕊;79-80

东方蝃蝀小说叙事艺术探析 李巧林;81-83

人生观探赜——《丁庄梦》与《鼠疫》之比较 蒋佳芸;84-85+104

浅谈余华《第七天》的“幽灵叙事” 李昊;86-87

院校平台_华东理工大学

福柯话语权力视角下的英印关系——以《印度之行》为例 吴兵;张之燕;88-90

《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话语权解读 崔苗苗;张之燕;91-93+98

鲜花红似雨,盈盈有泪滴——试论《哈姆雷特》奥菲丽娅与《雷雨》四凤的悲剧命运 赵慧琳;张之燕;94-98

项目呈现

试论温庭筠诗歌的思想及其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建构作用 张林;99-101

“底层”诉求的表达与消解——《高兴》从小说到电影的传播效果分析 任竹良;102-104

乡土人性的书写与反思——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的创伤叙事 谷显明;105-107

论“全民阅读”背景下中原文化的传播 陈琳静;108-110

艺技尽善笔色尽美,灵动造化纵横才华——丁伟油画评析 张白露;111-112+122

性别世界

从刘秀废郭后看阴丽华的人生智慧 刘勤;113-115

从人格病理学的视野看张爱玲笔下的《茉莉香片》 黄祎;116-118

茨威格小说的叙事时间分析——以《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为例 汪红;119-122

流行歌曲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杨勇高;李颖莹;李炜玲;123-124+153

小说论丛

《儒林外史》中知识分子“堕落式”的行为变化过程初探 王向宇;125-126

青春鸟的寓言——从写作技巧探析白先勇《孽子》主题 赵婷;127-129

李碧华小说的“小人物”叙事 褚连波;陈可莹;130-132

巴赫金“身体位置”视角下《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形象解析 李新美;何昌邑;133-134

浅析《晚霞消失的时候》中南珊形象 王鑫;135-136

论《朗读者》中的罪与赎 王诗琪;137-139

异化的世界和社会关系——浅析索尔·贝娄《受害者》 李英;曾洪军;140-141

文苑经纬

《诗品·序》与《文心雕龙·明诗》比较 张玉丽;142-143+172

饶宗颐词学研究文献综述 郭孟杰;144-145+148

论周作人文学理论观念的转变(1918—1923) 赫亚红;146-148

老舍京味戏剧里的北京文化 张凤飞;149-150

论废名诗歌意象的陌生化 沈闪;151-153

“上海书写”中的布尔乔亚情结的前台分析 冯娟娟;154-155

文艺创作原因的多角度阐释 孔诗;156-157

都市土壤里自由盛开的土豆花——论依乌对当代凉山彝族汉语诗歌的丰富和贡献 阿加伍呷;158-161

浅析藏族文学作品的人文性 多杰仁青;162-163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艺术功用 韩济阳;164-165

艺术广角

动机在塑造舞剧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万袁;166-167

赣南客家音乐传统曲牌《长歌》(送郎调)艺术特征探析 戴彦敏;168-169

浅析伞头秧歌唱词的艺术特点——以山西临县伞头秧歌为例 赵国华;170-172

论电影《蓝》的叙事模式 张小雪;173-174

被压着的人们——《驴得水》与《银饰》人物解读 高泽宇;175-176

首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获奖名单 2+179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