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顺:在处女作中,马尔克斯显示了强烈却不够个性化的文体意识 | 名作欣赏
来源:2014年第12期       作者:王万顺   时间:2019-11-20

吃驴草的人
——马尔克斯处女作《枯枝败叶》阅读札记

文/ 王万顺

死者第一次坐在我们家的桌旁要青草吃的时候,大概就是1903年同一天的几乎同一个时辰。当时阿黛莱达问他:“什么草,大夫?”他带着浓重的鼻音,用反刍动物特有的那种慢吞吞的声音说道:“普通的草,夫人,就是驴吃的青草。
(马尔克斯:《枯枝败叶》)
仅有九万字的小长篇《枯枝败叶》被视为马尔克斯的名作《百年孤独》的序篇,后者用寥寥数笔提到了这位有着吃草嗜好的法国医生:“话说费尔南达深受妇科疾病折磨之苦,当她鼓起勇气想去咨询什么是子宫托时,却不幸得知医生已经在三个月前悬梁自尽了,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旧日同袍(也是一位上校)不顾全市镇人的反对将其下葬。”《枯枝败叶》就是围绕着医生的死展开书写的。马尔克斯在他的处女作中显示出了强烈却不够个性化的文体意识,小说交叉采用不同的叙述者进行讲述,通过“我”、我的母亲和外祖父三个人的视点,以目击和回忆的方式,将一个医生死后的场景及其二十五年来在马孔多不受欢迎的生活做了描述。在早年的访谈录《番石榴飘香》中,马尔克斯同情写这部小说时的自己,因为当时他对自己的写作事业并不自信,认为这可能是一生中唯一的写作机会。所以,他把学到手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塞进了书中,借鉴了从英美小说家那里学来的创作技巧。作为谁也不能独占而为后人所共用的文学手法,比如叙述视角的转换、内心独白等,模仿痕迹无法掩盖,当然也不必过分苛求,何况马尔克斯在这部小说中达到了预期的艺术效果。
上校一家人与医生朝夕相处了五年甚至更久,却连他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更无从深入窥探这个神秘且言谈举止不合常理的怪人。当初医生拿着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一封介绍信来到马孔多,寄食于受人尊敬的老上校家中,他言行粗鄙,有着吃青草的怪癖不算,而且不通人情,比如对女仆梅梅的病情无动于衷——原来梅梅的病是妊娠反应,两人暗中已有肌肤之亲;事发后他们搬到街角的房屋姘居;因对在暴徒洗劫中受伤的人见死不救,得罪了整个小镇,要不是神父“小狗”阻止,早就被人打死,自此成了人们盼望着早点死去的罪人;虽然神父多次出面相救,但神父死后唯一一个没有参加葬礼的人就是医生;梅梅失踪之后,他竟然也表现得无关痛痒;医生以自缢方式结束了他为人唾弃的一生,为他送葬的只有老上校家中的三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妇女,一个孩子。
加缪笔下的“局外人”与冷酷无情的医生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医生简直就是忘恩负义、衣冠禽兽了,这也是引人思考的重点。按照小说的描述,刚开始医生凭借行医的本事尚有可观的收入,然而自从“香蕉公司”来到小镇并开办了职工医院之后,他就失去了所有的病人。如同在其他小说中所表达的,作者将马孔多小镇最终的衰败归罪于诸如香蕉公司等商业文明疯狂席卷劫掠的恶果,幻影般的繁华仿佛在一夜之间涌现,又在眨眼间消逝,只留下了无法清除的垃圾,这些垃圾被称之为“枯枝败叶”,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可怕的后果就是,小镇遭受打击之后,再无振兴的可能,人们都人心涣散,疲惫不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镇在废墟中在时日的增长中慢慢烂掉。医生失业受挫,从而绝望,与此有关。从性格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郁郁寡欢、性情不稳、不合群的人,而且残酷的战争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可抹去的创伤。马尔克斯的小说大都涉及敏感的政治,国内战争、保守党、自由党,这些一直是其刻意表现的一大主题。如果从这一角度去审视的话,医生的消极倦怠毋宁说是一种置生死于身外的洞达,超离于现实境遇以求解脱。
在生活中吃了败仗的医生关了自己的禁闭,自绝于马孔多人民,选择在马孔多朽败的背景中孤独地死去,这跟《百年孤独》中晚年享受“孤独特权”、形容枯槁的丽贝卡几乎是一样的悲凉景象。说到丽贝卡,她也有一个怪癖,那就是吃土,跟这个吃驴草的医生也确有一拼。
记得马尔克斯说过,《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家族的绝灭就是因为他们不懂爱情,医生所寄寓的“枯枝败叶”也是如此。这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自然又是另一番天地了。医生的可恶在上校一家看来莫过于不知感恩图报——唯一的例外是在老上校摔伤腿的时候他出现了,但带着附加条件,即让老上校许诺料理他的后事。马尔克斯的小说常常表现出破坏束缚人性的枷锁的冲动,对待宗教信仰就是一个方面,也是马尔克斯的另一大表现主题。医生不能确定上帝的存在与否,存在与否都让他感到不安,可见他遭受着精神上的极大痛苦,这在生理欲望方面是找不到补偿的。当然,如若没有清醒的孤独感,恐怕也很难做出反抗甚至是叛逆之事。神父“小狗”身上也集合了这种矛盾,正是与前任神父的不同使他赢得了小镇人的信任和尊敬,获得了他的权威,以至于老上校相信,如果“小狗”还活着,一定会拿着鞭子驱赶小镇的人都来参加医生的葬礼。颇有深意的是,当年神父和医生是在同一时间到达小镇的,迎接神父的人群竟然把医生当成了神父。医生和神父都有过参战经历,老上校觉得两个人就像是亲兄弟。神父“小狗”和医生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在作者那里一定有着两相对照的用意。
除了“小狗”,老上校对医生也只是稍稍理解,后者对前者来说永远是一个解不开的谜。而正是这个迷雾一样的医生,他身上笼罩的孤独感,让老上校深深地“爱”上了他,以至一再容忍并袒护着他,还答应不惜冒犯众怒给他料理丧事。但老上校没有足够的信心独自参加这个受到全镇人诅咒的人的葬礼,只得硬拉着女儿和外孙出席,因为万一出现意外,至少出于对女人和孩子的尊重与呵护,人们不会做得太过分。
马尔克斯写出《枯枝败叶》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当时他在巴兰基利亚的一家报社打工,晚上在编辑部办公室里偷偷地写作。五年之后这部小说才得以自费出版,之前费尽周折,几度遭遇退稿,有人认为此书毫无价值,甚至怀疑他的能力,劝他放弃写作,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但不得不说,马尔克斯的创作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后续创作也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准,哪怕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枯枝败叶》不被人赏识,并不是因为艺术上的问题,完全是因为当时的马尔克斯跟大多数初出茅庐的作家一样,不得不遭受无人赏识的冷遇。

作 者:王万顺,南开大学文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后,潍坊学院莫言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来 源:《名作欣赏》2014年第12期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