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校作家:大学人文教育的靓丽风景
来源:2014年第3期       作者:蒋德均   时间:2019-09-07

 

驻校作家制度在欧美国家的高校里是一个较为普遍而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我国近年来也渐成一种引人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现今大学里常规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形式,作家诗人进入高等学校,在一个比较稳定、自由、宽松的环境里生活、学习、创作、交流、教学,甚至从事研究并与学校师生建立长期的联系,在帮助学生提高文学艺术修养、积淀校园文化的同时也提升自己,形成了一个多赢的格局。

何谓驻校作家

驻校诗人亦曰驻校作家,就是受聘入驻大学校园的、对文学院系的学生或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学生进行指导的诗人、作家。在国外,驻校作家制是著名大学常见的一种文学艺术与大学教育沟通互补的方式,它作为欧美一些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大学文学院系学科传统的一部分。在美国,它被称为“创造性写作项目”,有的可以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许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约瑟夫·布罗茨基、托尼·莫里森等,就分别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等。在英国,驻校作家又叫“学院作家”,他们既有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具有教授或副教授头衔和硕士或博士学位,同时又痴迷于文学、钟情于创作,而且卓有成就。比如任教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大卫·洛奇教授、任教于东英吉利大学的马尔科姆·布莱德伯雷教授以及先后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一些大学的A·辛克莱等,都是著名的学者兼作家。
驻校诗人、作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名气的诗人、作家进入学校成为教授,可带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一种是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而生活在大学进行文学创作。在国外,驻校诗人、作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许多国家的桂冠诗人大都出自大学或受聘于大学,他们既是教授又是诗人,在大学教授诗歌写作等课程,成为学院派诗人的主体。比如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经常在大学演讲、授课,有时会在学校住上一段时间,有时则在各地漫游讲学,影响极大。当诗人布罗茨基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当驻校诗人时就有评论家说,一个驻校诗人胜过多少个文学教授。我国当代诗人北岛、王家新等就曾在欧美大学做过驻校诗人,而且为中国诗歌赢得了声誉。在中国现代大学演进过程中,一些著名作家本身就是大学教授、副教授或在大学长期兼课讲学,如鲁迅、周作人、朱光潜、闻一多、王统照、老舍、曹禺、徐志摩、梁实秋、沈从文、钱锺书、卞之琳、郑敏等,他们与高等院校尤其文学院系紧密相连。但到当代文学阶段,这个优良传统便遗憾地中断了。
新世纪以来,我国驻校作家制度逐渐恢复,开先河的是中国海洋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随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众多著名高校,先后聘请了金庸(香港)、余光中(台湾)、王家新、莫言、格非、王蒙、毕飞宇、王安忆、池莉、贾平凹、马原、邰筐、王夫刚、李小洛、阿来、阿毛、顾彬(德国)、严力(美国)、郑愁予(台湾)、白先勇(台湾)、西东等人为驻校诗人、作家,引发了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的深刻变革,受到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

 

北师大驻校作家格非(右一)入校仪式暨创作三十年研讨会现场

作家为何驻校

关于作家驻校的意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蒋济勇先生认为,作家、诗人驻校是一种很好的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作家与学生可以在对话与交流中相互确证、相互激励、相互感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先生则认为,现在文学院的学生会看能读却不会写,更不会创造。大学教育让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文学史的知识和理论,更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涵养与培养。而创作经验丰富的作家诗人可以帮助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问题便很好地解决了。孙郁认为王安忆在复旦大学、马原在同济大学、叶辛在上海大学、冯骥才在天津大学、梁晓声在北京语言大学、余华在浙江师范大学、阎连科在中国人民大学等,带去了很多新鲜的、不一样的东西。因此,作家诗人驻校值得推广。
首先,驻校作家制度给校园带来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有助于师生走近文学、理解诗歌、亲近经典,具有求真向善唯美的导向功能。著名学者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我很支持作家进校园,如果我们的知名作家都经常在校园里走走,即使不上课,能够让同学们在教室里、操场上,甚至食堂里经常见到,也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复旦大学文学院在他的带领下,聘请王安忆等作家到复旦大学上课,量体裁衣为王安忆建立了“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心”,并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点和创意写作艺术硕士点(MFA),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作家诗人驻校期间,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文学活动,能够极大地活跃学校的人文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成长环境。比如福克纳在1957年至1958年间作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驻校作家,在此期间他在三十六次座谈会上回答了来自全校师生提出的两千多个问题,可见其影响之大和思考问题范围之广。国内较早作出这种尝试的西北大学颇有收获,形成了在全国影响甚大的西北大学作家艺术家群。该校中文系教授冯有源先生曾高度评价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教学,他说:“贾平凹是西大的毕业生,又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这对中文系的学生本身就是鼓舞,很多人都以他为榜样。学校的专职教授是从理论上讲课,贾平凹则是从实践上,讲作家怎样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把它变成艺术,这正是学生需要的。从他那里可以学到对艺术的领悟和审美。艺术和创作经验的结合,弥补了老师讲课的不足,同学们都很满意。”贾平凹等人的到来,对西北大学校园人文气息与文化氛围的营造,其影响力那是怎么估量都不为过的。今天享誉文坛的文学陕军,其中坚主力多毕业于西北大学或与西北大学相关联,而且这种聚集效应还在发酵和扩张。2008年12月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云集古都西安,探讨“大学教育与西北大学作家群现象学术研讨会”,探寻大学教育与作家成长之间的关系,反思我国大学教育体制对于文学艺术人才培养的利弊得失。研讨会一致认为:“作家需要大学,大学也需要作家。大学中人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大学中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对作家的成长是有利的。当作家进入大学后,对学校的文学气氛也是有益的。
其次,驻校作家制度能够形成良性互动的人文场域,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著名诗人余光中说,驻校诗人作家制度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对学生了解文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诗人作家最为普通平常的一面,形成创作与研究、创作与阅读以及创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的人文场域,从而使学生受益。我们认为,有效的文学教育既要有丰富系统的文学、史学和哲学知识与理论的传授与构建,还要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能力。陈思和先生极为认可驻校作家诗人的独特价值和先天优势。他说:“作家对文学对人生有着比较丰富而感性的认识,真要认真讲起来,总有些枯燥乏味的教科书以外的东西吸引人吧。再说有着大量作品的存在,显然也补充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形象。
英国教育家鲍曼曾说过,大学虽然不是诗人作家的诞生之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的诗意,激发他们对人类普世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样的大学必然是缺少魅力和感染力的。我们认为,大学虽然不能直接培养出作家诗人,但它能为广大学子提供广阔而自由的心灵天空和广袤而厚实的思想大地。而优秀作家诗人的到来所营造出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空间,必然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年轻学生的思维方式,涵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并最终提升其文化品位。
再次,对于驻校作家诗人而言,身份的转换有助于他们充分吸收诗学营养,调整固有的思维方式,为成就更高的创作奠定坚实基础。而学校给他们提供独立的写作空间,不干涉创作自由,在宽松的环境里,驻校诗人作家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著名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这些年来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驻校诗人是其中一件……2004年我们中心和《诗刊》社合作,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驻校诗人,旨在给年轻诗人提供较好的写作条件、更充分的信息和交流的机会,实际上是为青年诗人服务。我们每年从《诗刊》社评出的三位获奖诗人当中选定一位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驻校,学校给提供住宿条件和写作的空间,同时提供图书馆、诗歌中心资料室等,诗人可以随时听课,能充分获取信息。同时,还提供研究的环境,学校会组织驻校诗人给大学生开展讲座,和研究生座谈对话。同时,邀请北京的评论家研究驻校诗人的作品,每年结束时,会针对诗人的诗歌作品召开座谈会,最后还会出一本论文集,有十几篇到二十几篇对诗人诗歌进行研究的论文,这对诗人有很好的鼓舞和启示,能够从中知道评论界、学界对其诗歌的看法,对以后的创作很有裨益。另外,驻校诗人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来的,离开本身的环境,在北京的大学的人文环境中,接触到很多诗歌编辑、评论家,能够参加各种诗歌研讨活动,对于诗人的成长也是很有利的。”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为一批青年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土壤,同时也为学校争得荣誉,扩大了影响。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也高度评价驻校作家制度对作家成长与创作的影响与作用。他说:“作家从封闭的书斋走出来,进入学校,设帐授徒,直接和年轻人打交道,会使自己年轻起来。在社会生活中,大学总是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端,与他们交往,肯定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一个作家要想使自己的作品保持锐气,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汲取新鲜的东西。作家进入校园,对作家的写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困境与出路

然而,目前中国的驻校作家制度还处于一种游离和初始状态,面临着许多障碍和问题。如著名诗人王家新所言,一是学术机制问题,二是对文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我们认为,驻校作家制度的恢复与建立的最大障碍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技术至上、工具理性盛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一统天下的今天,在人们的心中,人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显得有些多余而无用,“人文无用”“文学无用”“艺术消亡”等论调不绝于耳。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恢复驻校作家制度,重建人文辉煌,也就愈显艰难。
就目前的高等教育而言,我们认为,驻校作家制度的恢复与建立,需要和高校人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总结已有经验和借鉴国外大学做法的基础上,把驻校作家制度坚持并推广下去,把它有机地纳入人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机制之中,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具体到每一所高校以及每一个学科,应当与学校的目标、定位、传统、特色结合起来,与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社会需求、发展方向等结合起来。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才能将其才华奉献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而健全人格的养成离不开人文教育尤其是文学艺术的涵养。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认为,大学里有了驻校作家、诗人,才能更有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身心康健的人才。为此,他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建立驻校作家、驻校艺术家制度的提案》,积极探索我国大学教育体制的创新。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则在 “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呼吁:在国家层面,建立驻校作家、艺术家、人文大家制度,这将有助于改善高校人文环境,提升高校人文气质,最终有益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和文明素养的提升。
有了这些呼吁和倡导,有了脚踏实地的探索和实践,有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驻校作家制度必将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
 
作 者: 蒋德均,博士,宜宾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写作学研究。来 源:《名作欣赏》2014年第3期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名作欣赏:
     0351-5256557

评论版:
     0351-5256560

学术版:
     0351-5256558

邮购:
     0351-5256556
     0351-5256557